谷子锈病:叶片两面产生多数红褐色疱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毫米,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成熟后突破叶表皮而外露,周围残留破裂的叶表皮。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黄色粉末状物,即夏孢子。抗病品种的夏孢子堆较小,周围寄主组织枯死或失绿,近免疫的品种仅产生微小枯死斑。生育后期在叶片上还散生灰黑色圆形或长圆形疱斑,即冬孢子堆。叶鞘上也产生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
防治谷子锈病应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措施。目前已有一批抗病性较好的品种,可供选用。引进的品种在大面积种植前,应行抗病性鉴定或试种。还应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用氮肥不要过多、过晚,防止植株贪青晚熟;要合理排灌,低洼地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感病品种在气候适宜谷子锈病流行的年份应行药剂防治,三唑类药剂效果较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667米2用药25克,对水50升喷雾& #40;或用800~1000倍药液喷雾& #41;。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每667米2用药60克。可在田间发病中心形成期,即病叶率1%~5%时,喷第一次药,间隔10~15天后再喷第二次。
供您参考!
希望能够帮到您!
祝您生活愉快!
欢迎关注交流并评价!
如果满意,敬请评价!
期待您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