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的、最深刻的体现。世界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应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 当前,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着重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自强意识。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没有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可能有先进文化。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2(1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 建设 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称其为毛泽东 思想 ,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2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成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2)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情决定的, (1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 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能力”,有“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的能力。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巩固人们的共同理想,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培育“四有”新人,才能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