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咨询
发生医疗事故大多数的患者家属都会迷茫,是否是医疗事故?如果是能赔偿多少钱?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是怎样?
不要慌,带上现有的病历材料,请专业人士帮忙分析。
咨询后无论是调解还是诉讼,心里都有底。
第一步:固定证据
1.病历封存和复印,这是医疗纠纷案件当中最重要的证据;
2.如果是死亡案例,原因不明,建议做‘死因鉴定’;
3.所以发生医疗纠纷不要急,不要吵,不要闹。先要固定证据。为未来的维权做好准备;
第二步:解决途径
1.自行协商;
患方和医院单独协商解决问题。如果患方怕医院扯皮,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介入协助谈判。
2.医调委调解、行政调解;
医调委调解优点省钱、省力、省时间。但是很难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行政调解目前来看可能性也比较小。
3.诉讼。
如果以上三种方法都尝试了,就只能选择诉讼途径。
以上几种解决方式并没有先后顺序,可以先调解再诉讼,也可以边诉边调。是否选择诉讼也要结合到损害后果和因果关系和风险。
不要盲目诉讼,要理智,医疗事故案件比较复杂,对于医学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在维权的过程中建议邀请专业人士介入案件,给与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医疗事故必须经技术鉴定后确认。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共同要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可直接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患者一方请求技术鉴定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诉讼到法院的由法院委托。患者死亡的;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经审查确立后,应进行赔偿调解,调解不成的可直接诉讼到法院。
一、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如何处理办法?
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2、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
医疗事故纠纷,经医疗单位和病员及其家属通过自行协商,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即定性)和处理不能达成协议时,应由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之后,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
3、诉讼解决。
诉讼解决可分为民事诉讼解决、刑事诉讼解决和行政诉讼解决三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