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礼节很重要。
《论语》通篇都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不同寻常的对话,像这个子贡欲去告诉之饩羊(子贡想要取消,不用每月初一告祭活祖的活羊)。
孔子说“赐也,尔爱其扬养,我爱其礼”。
乍看起来这些话很令人费解,还有点幽默,为什么不救那只羊呢?这是孔子在提醒子贡,也提醒我们礼节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往往忽视礼节,甚至把这看作一件好事,一种亲密的象征,或是不做作的体现,但是孔子始终认为礼节的价值远大于羊,因为他看中它称之为里“礼”的东西,这看起来也许是一个过时已久而且很保守的观点,但是事实上许多人都渴望有这些特殊的礼节。
无论何时我们生病了,妈妈为我们做的饭。或是每年生日的全家出游,还有我们在婚礼上的誓言,我们深知那些预先设计好的经过,深思熟虑的精确的知识,深深打动着我们理解让我们的动机更加明确,而且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如何表现得体。
第二,我们应该尊敬父母。
特别的关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父母,孔子提出了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他认为我们在年轻时应该听从父母的意见。当他们年老时照顾好他们,他们过世后我们应当服丧足够的时间,并且在此之后要以祭拜的形式纪念他们。他甚至还说父母在不远游,这种态度被称作“孝”。
这听起来很不切实际,现今很多人在青年时期便离开父母,而且很少回家看望,甚至可能把他们看作陌生人,生命不经意强加于我们的,毕竟我们的父母是那么无法沟通,那么多可恨的小毛病,那么难相处,那么爱品头论足,而且音乐品位那么差。但是孔子意识到在许多方面道德生活始于家庭,我们不可能真的懂得体贴、明理、感恩、尽责,如果我们连母亲的生日都不记得,或是不愿与父亲见个面吃顿午餐。
第三,我们应该尊敬有声望的人。
如今社会十分主张人人平等,我们也相信人人生来平等,而且应该有权言行自如,我们抗拒着很多严格的等级制度,然而孔子对他的追随者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似乎听起来不顺耳,但是确实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很多人值得我们深深尊敬,甚至值得我们简单而谦恭的追随,我们应该以足够谦逊的态度去认可别人,特别是那些阅历丰富成就超过我们的人,我们也应该平和的去践行这些人所需要要求或者命令的事情。
孔子解释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优雅的鞠躬实际上并不是弱小的体现,这个姿势代表着谦虚和尊重。
第四,耕耘已有的知识比创造力更重要。
现代文化过多的强调创造力,很多独特的观点突涌而来,但是孔子坚定的相信普世智慧的重要,这些智慧来自多年的努力工作和反思,他列出:仁、义、礼、智、信。这5个永恒的美德,一方面孔子相信人性本善,同时他也知道这些美德必须经常的耕耘,就像花园里的植物需要不断的照料,他认为道德的人格和智慧是人的一生都应该追求不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