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为什么第一件事就要杀死商鞅?

2025-05-21 18:06: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的原因来看,就是秦惠文王嬴驷在当太子时,受到秦国氏族的蛊惑,犯了商鞅之法,被商鞅依法进行了处罚。由于当时嬴驷还是太子,商鞅将此事告知秦孝公,秦孝公支持商鞅依法处置,于是商鞅对嬴驷的两个老师进行处罚,公子虔被处以劓刑,就是割去鼻子,公孙贾被处以墨刑,就是在脸上刺字。

在刑不上大夫的秦秋战国时期,身为太子,居然因为自已的犯法,而导致老师受罚,这在当时的秦国无疑是晴天霹雳,连太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秦国谁还敢不遵守法律,太子的犯法受罚就成为商鞅依法治秦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表面的原因就是商鞅依法处置嬴驷,从而得罪了嬴驷,在嬴驷即位为秦惠文王后,受商鞅处罚的公子虔等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就逃到封地发兵对抗,兵败身亡后被车裂于咸阳。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商鞅之死,绝对不是这么简单。况且秦惠文王也不是一个只知道记仇的君王,秦惠文王之才,不亚于他的父亲秦孝公。秦惠文王作为一个被商鞅处罚过的君主,杀商鞅绝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

商鞅在秦孝公变法期间,为了实行新法,铁腕治法,薄情寡义,为了维持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说得残酷点就是佛挡灭佛,人挡杀人,虽然保证了秦国国君的利益,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但促动了秦国世袭贵族、王族的利益。比如商鞅取消了贵族世袭,以军功制代替世袭制,没有军功,哪怕前世是再高的地位,也没有爵位,这等于是打击贵族权力,当然要引起贵族的极大怨恨。秦孝公在世时,尚能压制,一旦秦孝公去世,这些旧贵族就开始蠢蠢欲动。

秦孝公在世时,宁愿做商鞅背后的支持者,也要维护商鞅变法,甚至说出:“秦国可以没有太子,但秦国不能没有新法”的话,而秦孝公的大力支持,给了商鞅极大的发挥空间,秦国大部分人只知有商鞅而不知有国君,因为商鞅之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秦惠文公即位后,变法的大权仍然在商鞅手中,而且商鞅在秦国的地位极高,威望甚至超过了秦国国君,秦惠文王选择了杀商鞅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杀人立威。

因为商鞅处罚过秦惠文王,现在作为国君的威望明显不如,作为新君即位的秦惠文王想要掌握大权,就必须立威,而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尤其是那些非常重要的人,比如说位高权重的商鞅。秦惠文王杀商鞅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平衡政治势力。秦孝公在世时,商鞅为了维持新法,大力打击旧贵族,旧贵族敢怒不敢言,早就窝了一肚子火,一等秦孝公去世,这些旧贵族联合起来,想扳倒商鞅。

而秦惠文王在明知商鞅没有谋反的前提下,仍然下令逮捕商鞅,就是为了平息旧贵族的怒火,毕竟自已刚即位,需要支持,于是商鞅就成了牺牲品。秦惠文王杀商鞅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想独掌大权。秦惠文王毕竟是一国之君,但是秦国的大权很大一部分都掌握在维持变法的商鞅手中,商鞅在秦国变法21年,官至左庶长,是秦国非王族最大的官职了,秦国大大小小的官吏很多都是经商鞅提拔,秦国大大小小的政务都要经过商鞅的处理。

新君即位,一般情况下掌握权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君掌握权力,就一定得剥夺大臣的权力,权力就只有那么多,秦惠文王想要掌握权力,就一定要剥夺商鞅的权力,所以杀商鞅成为秦惠文王即位后干的第一件事。秦惠文王杀商鞅第四个原因,同时也是最不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惠文王毕竟还是恨商鞅的,当年身为太子,依然受罚。但是秦惠文王毕竟是一代明君,虽然杀商鞅,但是依然维护了商鞅之法,因为他明白,商鞅之法确实是为了秦国强大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