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霉病的发生与发生程度取决于叶片上的水分,空气湿度起辅助作用。任何使水分在叶片等被侵染的组织上存在或增加的因素,都会导致霜霉病发生。潮湿的冬天,紧接着为多雨、潮湿的春天,连接上夏天的雨水,霜霉病发生早且重。因为潮湿的冬天卵孢子越冬基数(存活率)高;多雨潮湿的春天导致发病早;夏天的雨水不但提供病害爆发的气候条件,而且会刺激新梢、幼叶的生长和组织含水量的增加,使植株更易感病,从而导致病害流行和大爆发。能提高土壤、空气及寄主湿度的因子如地势低洼、植株过密、棚架低矮、遮阴等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温度对霜霉病的影响不是决定因子,霜霉病发生的温度一般为10~30℃,最适宜温度为22~25℃,高于30℃或低于10℃于都会抑制霜霉病的发生。
葡萄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欧美杂交种抗性较强,欧亚种次之。美洲系统葡萄较抗病,欧洲系统的葡萄较感病。此外,偏施氮肥和树势衰弱也有利于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