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粉红色泽和天生的凹造型特质,加上神秘的异域之美,让火烈鸟在50年代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潮流。1957年,Union Products公司将粉红色的塑料火烈鸟带进中产阶级家门口的草坪上,给单调的花园点缀上了一抹异域红,塑料火烈鸟成了当年中产阶级的符号。
这只只卖10美元的火烈鸟一时间真正“火”了起来,成为当时主流文化的代表性产物。但这股热潮在60年代嬉皮士运动兴起后就被打压了下去,反主流力量把草坪塑料火烈鸟贬入庸俗。这个过时了的恶俗品味,大概就跟我们的乡村非主流一个层级。
到了70年代,嬉皮士运动退潮后,火烈鸟重返历史舞台。那个你可能听说过的重口味禁片《粉红色的火烈鸟》,约翰·沃特斯扮演的女主家门口就有一只粉红色的火烈鸟。在当时 ironic-kitsch (讽刺媚俗)之风的共同推动下,反而是真的有些酷了,如果要找一个更贴切的对应词,大概就是“土酷”。来,感受一下来自1972年的土酷电影:
和独角兽一样,激萌到性感的动物会被放到同性恋酒吧门口当吉祥物,同志之间也相互用flamingo(火烈鸟)指代。
中间是一只直男火烈鸟,一脸懵逼。图片:动画短片《FLAMINGO PRIDE》
事实上,火烈鸟也确实存在同性恋现象。在亚特兰大动物园,一对相爱了一辈子的雄性火烈鸟就曾经一起孵出过小火烈鸟出来,当然,那是偷的别人家的蛋。
火烈鸟在流行轮回的魔咒中经历着鸟生的巅峰和低谷。近年来,火烈鸟以游泳圈的形式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我想你应该看到过很多水上湿身照了吧。
美国流行文化中的火烈鸟特殊的粉红色泽和天生的凹造型特质,加上神秘的异域之美,让火烈鸟在50年代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潮流。1957年,Union Products公司将粉红色的塑料火烈鸟带进中产阶级家门口的草坪上,给单调的花园点缀上了一抹异域红,塑料火烈鸟成了当年中产阶级的符号。
火烈鸟特殊的粉红色泽和天生的凹造型特质,加上神秘的异域之美,让火烈鸟在50年代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潮流。
首先颜色很好看,象征着美国人对自由,民主,多彩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粉红色的塑料火烈鸟带进中产阶级家门口的草坪上,给单调的花园点缀上了一抹异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