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游的重庆  大足宝顶山石刻 北山石刻

2025-05-23 00:39: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大足: 宝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位于重庆市大足县东北角,距县城15公里。宝顶山造像在名僧赵智凤主持下雕刻于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公元1179 ─ 1249年),历时70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宝顶山以南宋造像居多,是中国石刻造像走向衰落时期出现的宗教造像力作,也是世界罕见的佛教密宗道场。造像保存完好,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布局连贯,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民族化、大众化、世俗化进程体现突出,融科学于艺术表现之中。内容雅俗共赏,技艺精湛非凡。排水、采光、力学、防腐等措施安排得巧妙、周全。
造像最集中的大佛湾,拥有大型密宗雕像31幅。碑刻7通、题记17则、舍利塔2座。占崖面88平方米的千手观音,世界罕见; 长31米的卧佛半身像,大而且美; 吹笛女、养鸡女、牧牛图生活气息浓郁。这些反映社会生活、故事连贯的经变像,显示出古代雕刻艺术家的坚韧毅力和精绝的技巧,闪耀着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
大足: 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两公里。造像始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历时250多年。
北山一度是唐末昌州刺史,昌(大足)、普(安岳)、渝(重庆)、合(合川)四州都指挥韦君靖积粮屯兵的要寨,亦是唐、五代、两宋石刻造像的集中区。
北山以佛湾造像最集中,共编为290号。其中有碑碣6通,题记和造像记55则、经幢8座、阴刻“文殊师利问疾图”一幅、石刻造像264龛窟。从中既可了解到唐宋石刻造像的转化和艺术风格,又可欣赏精美的雕刻造像艺术; 转输经藏洞被誉为“石雕宫阙”,其中的普贤造像被誉为“东方维纳斯”。韦君靖碑、蔡京碑、22章古文孝经碑为世所独存。既是书法精品,又可补史料之遗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