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结合起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如下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几点建议:
1、进行思维发散练习。简单的思维发散可以先从词汇方面来练习,比如在纸上写上“幸福”一次,然后围绕着幸福一词画出多个分支,在每个分支上写下你一想到幸福这个概念就会联想到的词,比如健康、家庭、阳光、朋友等等,逐步发散。具体对一件事物发散的时候,可以根据事物的“结构、功能用途、形态(如颜色、形状、声音、味道、明暗等)、方式方法”等方面,朝四面八方想,从而找到各种可能性。
2、进行思维收敛练习。收敛是发散的另一面,同样有助于创新。进行思维收敛的时候,要先明确目标,以目标为核心,剔除那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对原有的东西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重组和整合。
3、进行思维的加减练习。加减思维是创新思维中较为简单的方法。学习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加减思考,比如问问孩子:可以在这件东西上添加点什么;这个和这个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把它加大、加高、加厚一些行不行;把它减小一些,降低一些,减轻一些行不行、会怎么样等等。
4、进行逆向思考练习。我们一旦形成了某种认知,就会习惯地顺着这种思维定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时,可以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寻找突破点。
5、读书练习。思维能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视野太窄,所以思维容易被局限、浮以表面。知识、见识的来源,包括读书、阅历、以及与人的交流等等。而读书是增长知识较为简单、广泛、且系统的方法。我自己也是比较喜欢读书的,在阅读积累方面,可以通过学习“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我自己学习过的),提高读书学习的效率和能力。读书不能只是读,在阅读、学习之后,可以借助写作等方式来整理思维,强化理解,让各种知识融会贯通,逐步升级自己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其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是社会乃至个人都不可或缺的要素。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人类所创造的成果,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外化与物化。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目前,关于创造技法及创造原理方面的书有很多,但关于工业设计方面的却不多。适合工业设计过程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主要有以下4大类:
(1)组合叠加原理 。
根据人们生活的需要,把不同的基本的功能单元按一定的法则组合,叠加在一起。比如常用的多功能家具,多功能家用电器,多功能文具等。
(2)逆向创造原理。
利用逆向思维,从与习惯思维相反的方向去思考,从而得到新的设计。比如很多野生动物园里用的观光车,就是像一个移动的笼子,动物是可以自由走动,人却只能在车内看动物。
(3)分解移植原理。
把某一种设计的要素过分解,然后通过把一些或部分元素移植到另一个设计上。例如去年流行的诺基亚一款手写输入式手机,设计师邱威廉在谈到该手机的设计时就曾透露当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兵马俑手中的“武士剑”。
(4)改变属性原理。
通过改变尺寸,颜色,形态,材料,温度等属性得到新的设计。例如曾轰动一时的“Motorola V70的手机”就是把手机的开启方式从折叠变为旋转。
市场上已有的产品都是在设计过程中几乎都是按上述一种或几种创造性思维原理的结合设计而成。
内容来源:林立,许世虎.创造性思维在工业设计过程的作用[J].包装工程. 2005,(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