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题图可知,某种10肽和25肽,能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细胞,因此某种10肽和25肽是抗原.
(2)分析题图可知①②③④是细胞免疫的过程,丙细胞是效应T细胞(致敏T细胞);①②⑨⑩⑦⑧是体液免疫的过程,B物质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
(3)吞噬细胞吞噬、消耗病原体的过程是非特异性免疫,即图中①或①②.
(4)A、分析题图可知,某种10肽和25肽都是肿瘤抗原,因此一个细胞可以有多种抗原,A正确;
B、效应T细胞的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一种效应T细胞只能识别特定的抗原,B错误;
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C错误;
D、10肽、25肽由细胞膜糖蛋白识别并与之结合后才能在在细胞膜上呈现,D正确.
(5)分析题图可知,Th细胞接受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的抗原后,呈递给B细胞,激活B细胞的活性,使B细胞增殖分析形成浆细胞.
(6)分析题图可知,丙细胞是致敏T细胞,致敏T细胞的作用除了产生淋巴因子外,还直接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7)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细胞中P53基因失活而不能表达,基因突变的细胞易形成肿瘤,因此治疗用的目的基因是P53基因.
(8)分析题干和题图信息可知,使用EcoRI和BamHI可以除去病毒复制的基因,使病毒失去复制能力,防止病毒复制后损伤健康细胞,破坏55Kda基因,防止其抑制P53基因的活性,因此,构建重组腺病毒时,使用的限制酶最好是EcoRI和BamHI.
(9)DNA连接酶是记忆过程技术的“针线”,目的基因与腺病毒被限制酶切割后需要DNA连接酶进行链接;切下片段有可能与原基因重新结合,因此重组的成功率较低,依然还有大量非重组的野生型病毒的DNA.
(10)由于肿瘤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增殖,肿瘤细胞不断复制的特点为病毒提供更多的生活场所,所以要获得更多重组病毒,要将将E1基因导入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中让重组病毒侵染含E1基因的肿瘤细胞然后进行体外培养;选用含E1基因的肿瘤细胞进行病毒侵染的理由是可以让病毒仅在含E1基因的肿瘤细胞中复制,而在不含E1基因的人体正常细胞中不能复制,提高安全性.
(11)重组病毒与非重组病毒的DNA分子长度不同,质量(密度)也不同,因此可以用离心分层纯化法、筛选重组病毒.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致敏T细胞 抗体
(3)①或①②
(4)AD
(5)帮助抗原呈递,激活B细胞活性
(6)直接接触、溶解癌细胞
(7)P53基因
(8)EcoRI和BamHI 除去病毒复制的基因,使病毒失去复制能力,防止病毒复制后损伤健康细胞;破坏55Kda基因,防止其抑制P53基因的活性
(9)DNA连接酶 切下片段有可能与原基因重新结合.
(10)利用肿瘤细胞不断复制的特点为病毒提供更多的生活场所 可以让病毒仅在含E1基因的肿瘤细胞中复制,而在不含E1基因的人体正常细胞中不能复制,提高安全性
(11)重组病毒与非重组病毒的DNA分子长度不同,质量(密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