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民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上的影响

2025-05-18 17:52: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蒙古族人民建立的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断代, 它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且在诸多的领域促进了文化的新飞跃, 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进程, 开创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和中西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高峰, 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3世纪,蒙古族统治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 结束了中国500多年的分裂格局,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政权, 形成了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有利环境。 中国多民族文化并存格局得到肯定。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自春秋时代以来, 中原地区所形成的“尊夏攘夷”、“以夏变夷”的思想, 对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碍。蒙元政府在组织编纂《辽》、《 宋》、《金》史时,扭转了这一传统思想。新史学观, 结束了自辽朝灭亡后,二百多年来的“正统”之辩, 同时也在中国史学史上, 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肯定了各民族政权的合法地位。 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蒙古族元朝包容的文化政策的实施, 为古代中华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气象。 蒙古族文字产生于这一时期,并沿用至今; 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上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写的历史著作《 蒙古秘史》诞生; 蒙古族元朝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王朝;《 辽》、《宋》、《金》史,是廿四史中仅有的、 由多民族史学家共同编修的史籍, 也在中国史学史上首开一朝官修三朝历史之先河, 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原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 儒家经典著作被翻译成蒙古文出版,漠北、 云南等偏远地区首次出现了传授儒家文化的学校; 中国首次出现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 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机构——— 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西域各民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社会流传, 海南黎族的木棉种植和纺织技术推动了中国棉纺业的发展。 在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下,中华民族的融合进入了又一个高潮期, 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 汉族和周边其他民族之中,而一个全新的民族——— 回回民族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对于蒙元各族文化和谐并存的局面, 中世纪欧洲“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称之为“ 世界上最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