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是什么意思

2025-05-14 15:35:2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如斯意思是:像这或像这样。斯,代词,意为“这”,表示语境中所指的事物。

原文;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出处: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释义: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后来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勉强说后会有期,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 ,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扩展资料:

《采桑子·当时错》率直平白,把词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赏析:“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欢期”是相见、欢聚的意思,而“强说”一词让这份期待中的欢期变得难以预见,明明知道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但还是强自编织着谎言,约定将来的会面。那一别真成永诀,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正是那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创作背景: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自从纳兰的表妹进宫之后,词人便对她怀念不已。几年之后,在某一个春光明媚、心情本该最好的日子,痛定思痛,突然发现这场思念或许就不该开始,即便开始也本该早早结束。

在悔悟之后,当初的情景再次浮现眼前,容若心中还是有着挥之不去的无限惆怅,于是词人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斯

回答2:

意思是:如斯:像这或像这样。

如此。斯,代词,意为“这”,表示语境中所指的事物。

出自:《论语·子罕》。

原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此处“如斯”中“斯”代指河水永不停息流逝的样子。

释义:孔子在江边上看着滔滔的江水感叹说:“这世间的人不顾修身续慧命,只为追逐名利前仆后继的就像这江水一般的,挟老死病苦昼夜不停的奔劳。”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个背景,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扩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

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然而,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

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

回答3:

  【拼音】:rú sī
  【解释】: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郭沫若《黄山之歌》:“峨眉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例句】: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