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二课《芦花荡》的一个课后题,老师要求围绕这个写一篇作文,给个思路行吗?

2025-02-13 20:41: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通读全文,复述故事情节,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2.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本题要求通过解读、复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第一小题抓住一句话,展开想像和联想,领会句子的含义.第二小题抓住老头子思想性格核心,作具体分析.此题有阅读训练,有口语训练,有内容研讨,有想像、联想训练.
1.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