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学上来说,其实这是一种统计的偏差,从心理学上讲,则是一种错觉,我们只关注了强壮者检查出癌症晚期的强烈对比,却忽视了非强壮者也有大量癌症晚期的病例。
1、统计数据的偏差:选择性筛选样本,导致结果出错。在进行数据统计的时候,我们需要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有目的的筛选与收集,比如要查询癌症晚期的病人究竟是强壮的人多还是非强壮的人多,就需要做好强壮与不强壮者的定义,再选定对应的数据,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按照目前公布的医学统计数据表明,在癌症晚期才检查出来的病例中,强壮者与非强壮者的比例差别并不是很明显,甚至强壮者的比例还要相对低一些。
其实这样非常好理解,毕竟强壮者仅仅是人群中毕竟特殊的一部分,不可能存在大量的强壮者,而且又恰好检查出癌症晚期。
但是如果只挑选强壮者的癌症晚期病人来比对,自然就会觉得,咦,怎么都是强壮的人是癌症晚期……
我有个舅舅,身体非常强壮,但是他因为疼痛难忍之后,去医院检查,一查却是肝癌晚期了。只能选择化疗尽量延续生命。
如果以我所知道的这个个例来进行推论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出,身体强壮的人会更加能够忍受病痛的折磨,容易忽视癌症的早期反应,错过了最初的发现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从而导致了癌症的加剧,变成晚期。
但是,我有个朋友的妈妈,她比较瘦弱,她同样也是检查的时候,才发现了乳腺癌晚期,哪怕后来做了切除手术,癌细胞还是扩散了……这样的个例如果跟我舅舅的个例一比对,又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而非原先的“强壮的人更容易被检查出癌症晚期”。
其实在做这种推论的时候,我们大多是从个人主观经验出发,而不是从客观数据来进行分析的,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有些主观性,比如强壮、容易,就是比较主观的词汇,怎么样才算强壮,怎么样就是容易,不同的人在定义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标准。
所以他们在谈论的时候,也可能由于标准不同而导致最终的推论有区别,甚至还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因此如果真的想要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的话,就应该学习科学的研究方式,通过客观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这样才是严谨的医学研究。
当然了,如果只是普通的个人主观感觉讨论,那以个案的方式来推导也行,不过就跟闹着玩,瞎猜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