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我们老师的话就是“包”,就是把连接电压表两根电线沿着电路中走(只可以走过电线,开关,电流表),最后“包”到什么两旁,那就是测它(们)的电压了。如果是串联电路,只有两个用电器,电压表两个电线在他们两端,那肯定是他们总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了。(我表达能力实在不行,估计你也没听懂...我自己都...嘿嘿)
2.如果是由于用电器断路,那电压表仍会有电压,但如果就是开关断开,用电器两端不会有电压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电压。
最好还是问问老师吧,清楚点..
先看一个
电压表测的是两端内的所有用电器的电压,当两端外以外一个用电器都没有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测电源的电压。
再看第二个
末连接电源的用电器当然没有电压。要满足连通状态必须要有下列东东:电源,线圈,开关(可有可无),用电器。必须串联在一起。这样用电器才会有电压,但单独的电源确有电压。而单独的用电器确没有。再给你说一下,其实电压表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而与电流表不同的是,它内部有电阻(电压表可直接连接到电源,而电流表不行,当然是对初中知识而言。其实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部都有电阻,但初中生可以理解成电流表没有,电压表有,这样你在做题目或考试都比较简单)。
(1)不一定,电压表之测与它并联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不分两端之间夹着几个用电器。当电路中有n个用电器时,电压表与这n个用电器并联,那么它既测电源电压,又测这n个用电器两端电压(其实他俩是一样的)
(2)在未连通的电路中,与电源相连的两个断点(注意是“断点”)之间有电压,其余地方没有电压。比如一个闭合的电路,将开关断开,那么开关的两个触点之间有电压,其余用电器不管电阻多大,都相当于导线。
电压一定有,不管电路是否通断。
1。不都是,要看具体情况。怎么判断?看电流的流动方向,找到电压表的正极
沿着导线往回,找到最近的分支点,再沿着电流的方向,往前,到用电器为止(所有分支都要算)他们可能是,再找到电压表的负极沿着导线往前,找到最近的分支点,再逆着电流的方向,往后,到用电器为止(所有分支都要算)他们可能是,只要两项都是的用电器,无论多少,他们都是被测对象。(使用一切电路,竞赛班教的)
2。没有,因为电路中的电压是有电源电压分配的,串联的时候与电阻正比例分配,并联的时候与电阻反比例分配,电路断开的地方,电阻等于无限大,所以电压都分给了断开处,电器自然就没电压了
第一个,看电路的特点而定,顺着电压表的两边依照电路围成一个圈,圈里有电源的测的是包围圈外的,没有电源测的是外的(我是用这种方法判定的,没经过老师验证,只属于土方子)
第二个,没有,电压的产生是因为电流,如果没有电流,是没有电压产生的
1.不一定。假设电压表与灯泡L1并联,则测的是L1的电压。
2.不一定。如果其无电流通过,则无,诺其有电流通过,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