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并不傻,嘴上喊万岁,其实谁都知道,是人都会死,最长命那个败家仔乾隆活到了89。
皇帝一旦死了,肯定是要最隆重的礼仪下葬,如果等死了再修陵墓的话,那么恐怕怎么修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标准的规格,但皇帝的尸体太尊贵,肯定不能用仵作的方法给他保存尸体,所以死了之后必须尽快下葬,而且要下葬到最豪华的陵墓,所以陵墓都要提前准备。
春秋时期五霸之首齐桓公,就因为死的时候国内大乱,外面争着继位、互相讨伐,没有一个人想到齐桓公的尸体,结果争皇位争了两个月,整个皇宫被齐桓公的尸体弄得臭气熏天,尸体爬出了蛆虫,收尸的时候只剩下骨头了。
这恐怕是对皇帝奇耻大辱了。
通常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皇帝都要提前修建陵墓
自秦汉时期开始,丧制规定,皇帝不管年龄大小,即位一年后,就要开始营造陵墓,这就是一当上皇帝就要为死亡作准备。皇帝和他人并不认为提前造墓有什么不吉利。
为什么一当上皇帝就要修陵墓呢?这是因为,皇帝和权贵们觉得帝王之死非同小可,必须要隆重安葬,陵寝也要与其
高贵的身份相适应。如果死后再修建陵寝,恐怕来不及,必须提前修好。当时皇帝将全国给他的供赋分成三份,一份作宗庙祭祀之用,一份供招待宾客之用,剩下的一份就专门用来修建帝陵和购置随葬品。由于修陵规模渐大,用银渐多,专门用来修陵的那一份钱往往不够,常从国库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