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可附着在种子上、病残体上,也可通过蚜虫、粉虱、飞虱、蓟马等传毒害虫传播。带有病毒的种子播种后,或幼苗发生蚜虫、粉虱、蓟马、飞虱等害虫危害后,植株就成为带有病毒的植株,病毒病处于隐性阶段。当环境处于高温干旱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植株体内的病毒开始大量复制,当达到一定程度时,病毒病症状就会呈显性状态,植株就会发病,田间病毒主要通过传毒害虫、田间操作等方式进行传播,一般在一周左右,田间就会暴发。
病毒病发生原因
引起病毒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种原因:品种不抗病是造成病毒病严重爆发的主要原因,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植株很快就会发病。
(2)环境条件:病毒病能否爆发与环境密切相关,高温干旱容易诱发病毒病。当温度长时间超过30℃,田间湿度小于30%,常常引起病毒病暴发。
(3)植株衰弱:当环境条件不利于植株生长,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的环境条件下时,带病的植株容易发病。
容易发病的作物
病毒病可危害多种作物,发生最严重的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黄瓜、西瓜、甜瓜、南瓜、番茄、茄子、辣椒、白菜、油菜、大蒜、马铃薯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