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权力极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般由贝勒或亲王兼任。但到了中后期,八旗旗主就被架空成摆设了,没有什么实权了。
当二十多岁的努尔哈赤,用祖上留给他的十三副铠甲起家时,他肯定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开创了一个王朝,即使到了皇太极时期,女真人的梦想也只不过关外称王而已。随着女真,也就是后来的清朝不断壮大,努尔哈赤开创了八旗制度,最开始并不是直接就建立了八旗,而是先有黄、白、红、蓝4旗,此后随着队伍进一步壮大,努尔哈赤又在4旗的基础上,增加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正是确立(1615年)。
八旗看起来很难理解,其实本质就是八支队伍,之所以分开,是为了战时分军指挥。每个旗中都有相应的中层军官,牛录额真统辖300人,甲喇额真统辖5个牛录。努尔哈赤在世时,八旗一开始都在他一人的手里,后来随着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于是他将八旗的一部分指挥权交给四个较大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四大贝勒:
大贝勒代善,领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
二贝勒阿敏,领镶蓝旗
三贝勒莽古尔泰,领正蓝旗
四贝勒皇太极,领正白旗
综上,我们知道,理论上八旗第一任旗主就是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们,也就是四大贝勒,旗主就相当于这一支部队的最高领导。5但到了后来旗主就明存实亡。
关于满清初期皇位争夺,很多影视作品种都有介绍,努尔哈赤死后,诸贝勒蠢蠢欲动,结果平时低调且老谋深算的皇太极笑到了最后。他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原先努尔哈赤直属的两黄旗和自己手里两白旗来了个“混编”。本质上就是欺负当时的多尔衮和多铎年幼,将八旗中的精锐部队骗到了自己手中。
除此之外,皇太极在原有旗主的基础上,设置了固山额真(注释1,可以参照军长),统管一旗的军政大权。又将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划归皇帝直属,称之为上三旗(注释2)。其余五旗成为下五旗,仍由诸王爷贝勒拥有,但此时王爷贝勒是旗主之位就有些被架空了。等到了皇太极死后,皇位再次开始竞争。最后让孝庄太后的儿子顺治登上了皇位。顺治时期,多尔衮将八旗军权进一步统一,等到顺治亲政时,八旗的指挥权基本都回到皇帝手中,八旗的各旗旗主虽然仍然存在,单已经是明存实亡了。
官位就是个名字而已,统治者想让你全力滔天,即使是太监也可以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再比如唐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按道理就是个秘书的职位,但实际上却有着相当于宰相的权利。流水的官名,铁打的权利,那些唬人的名号不一定就厉害,千万别当真!
注释1:固山额真,源自满语,是满清入关前的官名。职位为八旗中的一旗长官,管理全旗户口、生产、教养、训练等事。满清入关后改为都统。
注释2:最开始的上三旗,在皇太极时期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入主中原后,多尔衮将自己所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豪格统领的正蓝旗降入下五旗,所以很多人对上三旗是哪三个会有争议,其实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