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反对掠夺和侵伐,主张举仁义之师,施行教化,从而达到兵不血刃、远近归服的“圣人之治”。李斯不同意老师的看法。李斯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资源”,所谓“仁义之师”只能是一种理论,无法付诸实践。他和老师考察了秦国之后,李斯说:秦国兵强海内,威胁诸侯,可是从来没有见秦国有仁政,秦军 也不是仁义之师。他因而得出秦之强盛,乃推行变法、改成陈旧的不适合国家发展的政策的结论。 荀子是个哲学家,而李斯是政治家。这就是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