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交流电的频率有两种:50Hz和60Hz。交流电的频率的选择与制造电机电器的铁磁材料生产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频率越高,制造同样容量电机电器所用的铁磁材料量就越少,电机电器的体积和重量也越小。但频率越高,铁磁材料的损耗也越大。专家们通过论证和一定的数学推导,得出采用50~60Hz时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可以接受的最佳选择。
在50~60Hz这个范围内,各国根据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能源消耗习惯。一般选择50Hz或60Hz作为自己国家工业用电的频率,简称工频。到目前为止,除了日本在二战前后曾经出现过同时使用两种频率的工频外(东西部电网频率不同,后全国联网采用60Hz的频率),没有哪个国家还使用两种频率的。
原因如下:
(1)历史上采用交流输电的重要原因是交流电可通过变压器变换电压、低损耗长距离输电。
(2)交流电采用正弦波后,可改善电路的传输特性,并可以使用相量法简单地计算电路。(3)频率的选取要同时兼顾电灯的闪烁、变压器和电机的体积、电网的传输能力。综合多种因素,欧洲采用50Hz,美国采用60Hz。受欧美影响,目前全世界只有这两个供用电频率。(4)旧中国供用电频率的种类繁多,其中50Hz 发电厂比例最大。1928 年中国亚浦耳公司建议国民政府规定50Hz 作为中国标准频率。
(5)1930 年9 月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经过广泛调查、咨询和研究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电气事业电压周率标准规则”,规定50Hz 作为中国的标准频率。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电业主管机关顺延将供用电频率规定为50Hz。1953 年6 月燃料工业部颁布的《电力系统调度管理暂行条例》是新中国最早规定50Hz 为供用电标准频率的文件。
(7)假如能够重新选取一次供用电标准频率,最优频率估计是几百赫兹。
我国电网的标准频率是50Hz,这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因此发电机的转速与磁极对数成反比.当m=1(两极电机)时,转速n=3000r/min;当m=2(四极电机)时,n=1500r/min.
国外电网也有采用60Hz作标准频率的.频率的高或低,各有利弊.频率提高,可使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铜材、钢材耗用量减少,重量轻,成本低.但会使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感抗增大,容抗减少,损耗增大,从而降低了输电效率.频率过低,会使电气设备用料增多,重量大,成本高,还会使电灯光闪烁明显.考虑到各种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证明交变电流频率采用50Hz、60Hz比较适宜.飞机上的交流电源,其频率采用400Hz,这样可以使电气设备重量大大减轻.
各国的需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