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式不同
全供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收自支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
2,适用单位不同
全供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
3,资金管理不同
全供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主事业单位):不由财政拨款,自负盈亏。收益归该单位所有,支出也由该单位负担,有结余不用上交国家,有缺口国家也不给予弥补。
扩展资料:
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
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相比,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四个类型,分别是:全额拨款事业编、差额拨款事业编、自收自支事业编、参公事业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事业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财政全额拨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自主事业单位
财政全供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愿意再考虑自收自支单位的。
ps:虽然都有编制,但自收自支的概念是有收入才有可能支出的。其次,目前看大多数地方自收自支还没有兑现津补贴。
财政全额供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运行经费由财政负担,自收自支事业经费一般由自己创收等渠道解决;单位运行方面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