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刚刚20岁的舒婷崭露头角,像一颗新星,带着新奇的光芒,升起在刚刚复苏的中国诗空。她的一些诗,体现了青年一代的沉思和追求,深沉而不消沉,隐秀而不晦涩。 她的成名作《致橡树》早已是大家所熟悉的了,在这里我向朋友们推荐她的另一首诗:《思念》。 文贵创新。晋代谢道韫人称"咏絮才",后来成为才女的代称。有一次,天下大雪,她的叔父著名诗人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似拟?"她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从房中出来,接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谢女士第一次把雪比作柳絮,形象、贴切、生动,受到千古称颂。 思念这一题材,古今文学作品中太多太多,要在此基础上写出新意实在不易。而舒婷这首小诗却另开新路,写出了新意。 首先,作者用四种事物,赋于抽象的思念以具体的形象,把思念比作是"缺乏线条的挂图,无解的代数,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揪心的徒劳的思念呵! 于是,只好默默地等待(像蓓蕾般沉默),遥遥地注目(如夕阳般遥远)。等待越久,思念越深,感情越浓--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的,只有两颗泪珠 这是感情的重洋凝结成的两颗泪珠。这是沉甸甸的两颗泪珠。这是亮晶晶的两颗泪珠。这是人们心上抹不掉的两颗泪珠啊! 诗中未着一思念的字样,却处处透出相思,情意浓郁,新奇隽永,其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