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第一村,福建省福清市阳下乡溪头村的资料

2025-05-24 01:21:2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池店镇溪头村

概况

溪头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池店镇东面晋江下游临海处,理应称“溪尾”,但因该村自古是晋江沿岸村庄及石狮、安海、厦门、漳州等地进出泉州城的主要码头,故这个古渡头村一直被称为“溪头村”。

历史沿革

明、清属三十都,民国33年(1944年)属梅溪乡溜滨保;建国后,1956年属池店区池店乡;1959年属苏厝公社溜石大队;1961年改属池店公社溪头大队;1984年属池店镇溪头村委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溪头村位于池店镇政府驻地东面3.5公里处,在晋江河流南侧。宽阔的江滨南路穿村而过,连接沿海大通道,跨江的刺桐大桥把溪头和泉州连位于一起,泉厦高速公路从村边经过。

村落与居民

有资料显示,该村人口2020多人,耕地970多亩。辖溪头自然村,溪头村委会设此。农作物有水稻、甘薯、花生、大豆等。因堤防外移,江滨南路、江滨开发等项目土地全被征用。耕作土地全被征用,现在70%村民靠讨海为生,盛产鳗苗。有水陆运输,村里有陶瓷厂、玩具厂等。

回答2:

溪头村地处福清市北大门,位于阳下街道中心地段,省级工业区洪宽工业村座落其中,总户数667户,总人口2188人,党员55名。近年来,溪头村党支部坚持“互动共建、平等互助、双向收益、共同提高”的原则,与洪宽工业村党委探索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村企发展联“谋”、人才双向联“培”、和谐环境联“营”村企共建模式,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企业科学发展。溪头村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千佳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园林式村庄”等荣誉。
一、党建工作联“创”。建立“党建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互渗”的党建工作联“创”机制。“两村”党组织(溪头村党支部、洪宽工业村党委)通过签订党建工作联“创”责任书,建立党建工作联“创”关系,明确村党支部服务洪宽工业村发展、工业村党委服务溪头村新农村建设的创建内容,并把双向服务内容作为双方党组织书记履职重要内容,每年接受街道党工委和市委检查督促。定期召开“两村”党组织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进党建联“创”工作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各自党建资源优势,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如工业村党委发挥人才、信息、场所等优势,联合溪头村党支部定期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溪头村党支部发挥党建业务相对熟悉的优势,帮助工业村党委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联合开展党员活动日、党员“说事日”等活动。“两村”党组织把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纳入联“创”内容,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比、学、赶、超,提升联“创”成果。“两村”党组织通过党建工作联“创”,共同促进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先后被福清市委评为“五星级党组织”。洪宽工业村党委还被福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村企发展联“谋”。建立“农村服务企业、企业反哺农村”的双赢长效机制。溪头村党支部强化发展意识,发挥党组织教育、发动群众的政治优势,引导农民群众关心、支持企业发展。村党支部和党员主动为驻地企业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用工、交通等问题,主动为企业员工子女开辟就学绿色通道,专人全程代办企业员工子女就学手续,帮助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让企业员工子女同等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主动帮助企业员工办理计生证明、户籍或组织关系接转,帮助企业员工办理红白喜事,免费提供“双查”服务。洪宽工业村也主动反哺农村,发挥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热心惠及广大群众的公益事业,帮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失地农民增收问题。近年来,洪宽工业村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修建道路、学校、医院、公园、文体娱乐中心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工业村党委还通过开展企业党员帮带村民活动,带动了200多户村民脱贫致富,解决400多名村民就业问题。
三、人才双向联“培”。建立“选派、挂钩、互派”的人才双向联“培”机制。村党支部选择有创业愿望和培养潜力的村党员干部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提高个人素质和管理能力。村党支部先后共选派8名责任心强、党建业务较熟悉的党员到企业,帮助企业组建党组织。通过选派锻炼,有3名党员发展成为村后备干部。工业村党委发动热心农村工作的企业党员能人到村挂职,把企业管理理念“植入”村级管理中,帮助村理思路,谋发展,全程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有意识地让企业党员参与矛盾调解工作,让企业党员与村民直接接触,锻炼企业党员处理突发性事件能力。现任洪宽工业村总经理林和星同志就是双向联“培”的结果,在2009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他高票当选为溪头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在人才双向联“培”中,还注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思想先进的创业能手、致富能手、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进一步推动两个党组织间的党员互相交流。近年来,村企人才双向联“培”效果明显,共培养党员企业家10名,企业技术骨干30多名,村后备干部6名。
四、和谐环境联“营”。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建立共同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机制。“两村”党组织联合成立治安巡逻队、卫生服务队、老年人健康服务队、“春暖”服务队等公益服务队,为村民与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特别是在治安联防工作中,有意识地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布设了11个监控点,联合开展治安巡逻,为村民和企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同时,村党支部主动加强与辖区内学校、银行、邮政、电信等部门的联系,将辖区相关单位青年职工和党员的特长摸底造册,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七一”前夕、教师节,组织辖区单位青年和党员与工业村企业共同开展文娱晚会、篮球赛、激情广场等文体娱乐联谊活动,促进溪头村、辖区单位与企业的互动联系,营造积极向上、共荣共进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溪头村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抢盗窃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