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我的功利心。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经常陷入这样的状态:哎呀,今天学了这么多,将来考试用得上吗?自己背了这么多单词,也不见得能听得懂美剧啊!自己这么努力,也不一定能追得上学霸。
这样负面的对话,经常占据我的脑海里。
越是占据,我越是焦虑,越是焦虑,我越是静不下心来,越静不下心来,我越想逃离自习室这个牢笼。
我开始反思自己,我焦虑的来源是什么?是因为学习效率低吗?显然不是,我的学习效率并不低,我经常会调整学习策略,有时候还可以说学习效率很高。
事实上,我发现的焦虑感,是来源于我的功利心。我很怕自己做了无用的努力,而且我不仅希望自己的学习有用,还要它快速的有用。
但是我明白,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自己放下所有的功利心,不再去理会这些学到的知识,能不能给你带来真金白银,而是按照自己原本已经制定好的计划,踏踏实实地给完成它。
这样才能消除学习过程中,时常冒出的各式焦虑和不安。正如1930年,胡适在中国科学社青岛的年会上,提到的一样:明知道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难道我今天看了一个冷知识,必须要明日在别处炫耀,才是真的会吗?会便是会,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我何必要别人知道。难道我今天背了十个单词,考试考到了我背的单词才有意义,如果没考到就是浪费了?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你背的每一个单词,都是明日你流利说英语的地基。
希望对你们有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人为什么会感到焦虑。焦虑的本质是恐惧,你对一件事感到焦虑,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而是因为它背后的另一件事。
例如,你因为考研焦虑。其实是在焦虑“考不上之后”的后果。
所以焦虑真的一无是处吗?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说,“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那他在这件事上基本不会有什么成就。”
某种意义上来说,焦虑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有一种长期的焦虑,就是担心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它源于创业和自由职业本身的不确定性。我接一篇商业约稿,这个月就有收入;不去接我就没有钱吃饭了。
这种不确定性的焦虑让我想要分散风险。比如,拓展收入来源,不能只有写文这一条出路,还要有理财收入,未来还要拓展咨询与培训收入;比如,要去努力学习,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后于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其实还是挺好的。
我只要在工作和写文章的时候,不让自己感到焦虑,全情投入就行了。但是平时反思的时候,适度焦虑恰是鞭策我努力进步的动力。
你看,焦虑不一定是坏的,适度的焦虑可以转化成动力。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焦虑?
做最坏的打算。找到焦虑背后真正的恐惧,然后直面它。你会发现,你真正害怕的东西,不过尔尔。
做最好的准备,全力以赴去赢得那个你想要的结果。
愿大家都能与焦虑和平共处。
当情绪来临的时候,用心体会那个情绪,一般胸腔里有气息翻涌,或者身体某部位紧绷疼痛什么的,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个部位,告诉自己,“我知道你来了,我接纳你的存在”就这样默默关照着情绪的发生,并不去阻止什么或改变什么,接纳情绪,情绪自然几分钟内就会消失。
冥想。作为一个有8年长期焦虑失眠体验的人(听起来都很惨),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冥想真的能帮助你缓解焦虑,不止如此,冥想能让你不再陷于这种焦虑难受的情感漩涡中,它真正让你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安详,平和,清澈的地方。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应该吧注意力放在处理实际的问题上,以克服焦虑。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采取手段去改进;如果对未来感到焦虑,就应该仔细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并制定可执行的计划,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