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地震是科学家用来揭示地下秘密的一种有效方法(自然地震也是)。根据地震波(包括纵波、横波和地面波三种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方式,可以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科学家(用地震波)发现,在地壳与地幔的交界处,有一个物质密度突变(增大)的层面,它在海洋底部以下5公里处(或大陆地面以下10~70公里处)。这就是在此处将地壳与地幔分开的依据。在我们脚下2900公里处,还有一个物质密度突变(增大)的层面,科学家将此处定为地幔内层与外地核的分水岭。同样,用地震波不难发现,物质密度在过渡层内有显著变化。除上述(对地幔已作)的“标准”分层外,科学家还用地震波对地下700公里以上的地幔与地壳作了另外的分层:地面以下有一层70~150公里厚既坚硬又寒冷的岩石圈,它包括海洋(地壳)底板和大陆地壳部及地幔外层的一部分,在这岩石圈下面,则是软流圈。它厚550~620公里,具有塑性,内部温度较高,且塑性和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软流圈底部在地下700公里处,往下便是地幔内层。与软流圈上部接壤的岩石圈下部,有些局部熔化的岩石。那里的岩石圈比较容易滑动,这是造成地球陆地变迁的主要因素。
漂浮在软流圈上的岩石圈并不是一整块,而是由许多碎块组成的。这些碎块叫做板块,它们以不规则的方式在软流圈上缓慢地滑动。这种滑动虽然非常缓慢,例如,大西洋海底板块每年只扩张几个毫米,太平洋海底板块每年也不过移动10厘米,却形成了今天地球表面陆海分布的局面。2亿年前,地表上只有一块大陆和一个海洋。正是岩石圈上板块的移动,致使整块大陆逐渐分裂(各板块滑移的速度不一致),形成了目前这样的五大洲及各洲之间的海洋。目前整个地球表面是由13个大大小小的板块拼成的,其中最大的6个是:大西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欧洲板块。这13个板块中有的在相互挤压或靠近,有的则在彼此分离。例如,据科学家预测,在未来5000万年中,美洲大半进一步远离非洲和欧亚大陆的欧洲一边,大西洋因而会更加宽广;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距离将加大;澳洲大陆将向北移动;而位于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则将缩小。板块的这种运动最终会引起板块间相互挤压和碰撞,产生可怕的灾难:板块在长期相互缓慢挤压时所积蓄的能量,会在突然滑动时释放出来,发生剧烈的地震。
地球陆地变迁的主要因素是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各板块陆地碰撞,有些陆地上升,有些陆地下沉。
地球系统运动及带来的地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