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干流水资源宏观调控模式

2025-05-17 15:16: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 《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2) 中,根据国务院审批的分水方案,对黑河干流的水资源利用、保护、管理与生态建设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规划,并制定了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控制性骨干工程建设的具体方案。规划中明确提出: “要根据流域特点,逐步调整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地表水、地下水统一规划、联合调度、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但是,规划中对黑河流域干流区的地下水资源特点、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依存关系的考虑不是很充分,因此部分控制性骨干工程建设规划 ( 如内蒙古输水干渠) 缺乏科学合理性,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不够具体,渠系衬砌和改造与保护张掖盆地冲洪积扇前缘泉水资源相矛盾等。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第 4 章提出的水资源调控与优化利用的基本思路,根据张掖盆地、鼎新谷地和额济纳平原水资源调控条件和合理利用的分析,提出黑河干流水资源宏观调控模式如下( 图 6. 13) 。

( 1) 张掖盆地

1) 充分发挥戈壁带大厚度含水层系统的强大调蓄功能,实现水资源的多年调节。具体措施为: 以草滩庄控制性引水工程和西总干渠等为起点,以下游黑河干流主河道为终点,在河道西侧戈壁带修建多条渗水渠道,当 7 月、8 月份莺落峡来水量超过 125m3/ s 时,将多余的洪水引入渗水渠道,入渗补给地下水。这样,既达到以丰补歉、多年调节的目的,又可减少水面蒸发 ( 洪水进入下游盆地后,增加无效水面蒸发) 、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同时还可缓解渠系衬砌和改造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冲洪积扇前缘泉水不断衰减的矛盾。粗略估算,把洪水储存在戈壁带大厚度含水层内,全流域可减少无效蒸发损失 0. 1×108m3/ a 以上,虽不会增加正义峡的下泄水量,但可以起到丰枯调节作用。

2) 除局部重点生态保护区外,在潜水位埋深小于 10m 的地下水浅埋带,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最大限度袭夺地下水的无效蒸发。具体措施为,以潜水和浅层承压水为主要开采对象,分层独立成井。潜水井以总开采量最大为目标,采用高密度均匀布井方式; 浅层承压水井以控制承压含水层的水头为主要目标,采用较低密度均匀布井方式。如果能够袭夺 1/3 的地下水浅埋带无效蒸发,张掖盆地每年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将增加 0. 4×108m3,也就是正义峡增加相应的下泄水量。袭夺地下水浅埋带无效蒸发是增加黑河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最主要途径,关键是处理好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上述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做进一步的水文地质勘查与设计工作。

( 2) 鼎新谷地

充分发挥鼎新谷地地下水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均较丰富、地下水开发利用与调蓄条件优越的特点,从以地表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现状利用模式转变为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优化利用模式。在现状水资源利用水平下,鼎新谷地是调控潜力最大的地区。如果鼎新谷地地下水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完全替代平原水库,还可减少地表水引用量,每年可增加进入额济纳旗的地表径流量 1×108m3以上,没有必要耗巨资修建内蒙古输水干渠。

( 3) 额济纳平原

额济纳平原以生态用水为主,合理分配东、西河两岸绿洲生态用水量和东、西居延海入湖水量是水资源调控的关键问题。平、枯水年份,应优先考虑东、西河两岸绿洲生态用水,不宜强制但可以利用生态引水间隙集中向东、西居延海输水; 丰水年份,将入湖水量控制在一定规模 ( 具体数量还需专门研究论证) ,可以适当增加细土平原区的天然绿洲引水灌溉强度和范围,使绿洲生态得以更好的恢复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