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年代的文字?是什么书的?

请回答我的问题
2025-05-22 19:48: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说明是:大禹碑铭
即禹王碑,坐落于长沙市岳麓山北峰,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 。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3年仅只识得3字。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为一块功德碑,其实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南岳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南岳衡山,韩愈、刘禹锡赋诗歌咏,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 。
禹王碑刻依山就势,利用自然山体的花岗岩岩石,稍加人工磨整,然后摹刻。碑文宽140厘米,高184厘米,碑文直书9行,每行9字,共77字,每字直径约16厘米,未有寸楷书“右帝禹制”。禹王碑字体苍古难辨,类似蝌蚪文或鸟篆。历代文人曾潜心研究,明代杨慎等有释文多种。大意为歌颂禹承舜帝令,常年奔波泰衡华岳,疏浚大川河流,三过家门而不入,忘我治洪的功绩。
碑北侧5米处,有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岳麓书院山长欧阳正焕所书“大观”落款“正焕”四字。南侧石壁有古石刻两通,均为竖刻书,字迹隐约可辨,其一为宋代张之才题刻的“乐舞增光”。题头“大宋嘉定神禹碑刻”、落款“宋张之才钎刻”;其二为明嘉靖七年湖广提学刘汝楠《读神禹碑歌》的石刻,共15列。1935年,湖南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周翰建石亭围护,并在禹王碑石上阴刻“禹王”二字横额,落款为“中华民国廿四年十月重建碑亭周翰勒石”。石亭为片石依碑立四柱,莲花藻井,球状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