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看时很庄重,远观如同飞舞的仙子。 若能永远相伴嫦娥一样的佳人,会在哪里呢? 不在风雪的梅花边就在春风拂柳的时节。
这是汤显祖写的《牡丹亭》。是女主角杜丽娘题在画像上的一首诗。
展再的是杜丽娘与男主角柳梦梅梦中相会的情景。
前2句描述的是梦中的柳梦梅的样子。
后2句为今后的死后还魂并和柳相会埋下了伏笔。
蟾宫在中国古代称月亮的书面语,其指月亮.傍蟾宫应该是杜丽娘自比嫦娥,托身于月。
而后面的梅边、柳边指的都是柳梦梅。
诗中的柳既是指男主角手持柳枝而来的形象,也是暗指柳梦梅的姓。
这是杜丽娘梦里相会书生醒后所写的诗句。
在梦里,书生拿着柳枝请小姐题诗,两人温存之后书生离去,小姐醒来看到一树梅花,梦里书生也曾说过想看俨然,但梦里未题诗
醒来追梦,小姐将梦里的信息赋予诗中,猜测秀才应该是姓梅或者姓柳,表达了对书生的怀念以及渴望重逢之意。
一个故事,和牡丹相关,叫牡丹亭。
宋代,杜丽娘,太守之女,温柔贤淑美丽大方,一日,梦见一个柳姓公子,梦中,与他缠绵私订终生。梦醒后始终忘不了梦中那位公子,不吃不喝,形销骨损,不久,过度相思而死,临终前让母亲将她埋在花园梅树下。
而她梦中的柳姓的公子也总是梦见一女子站梅树下,他也对这女子倾慕非常,而后,改名为柳梦梅。三年后,柳梦梅赴京赶考,借宿梅花庵,拾到杜丽娘画像,认出画中女子即是他梦中那姑娘。
杜丽娘魂游故园,再次与柳梦梅幽会,随后,柳梦梅掘开丽娘坟墓,丽娘死而复生,两人结为夫妇,一起赴京赶考。结果,老师告发了柳梦梅掘墓之事。柳梦梅应试后,去给丽娘父亲太守报喜,却被太守认为盗墓而遭囚禁。发榜后,柳梦梅高中状元,但太守却始终不同意这桩婚事,绝不相信丽娘死而复生,后来,经皇帝裁决,柳梦梅和杜丽娘终于走到了一起,白头偕老。
很凄婉的一个神话故事,如很多古代小说一样,有着完美的结局,故事讲的就是,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包括生死。
曾经杜丽娘情思绵绵,清容日减,因备白绢,对镜自画春容一帧,并赋诗一首在上“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后来柳梦梅看了后想,无论是柳还是梅,都有我的份,因为我就叫柳梦梅,他回诗一首:丹青妙处却天然,不是天仙即地仙。欲傍蟾宫人近远,恰如春在柳梅边。
听听 在梅边 就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