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了你就不需要电路了。 这个东西主要是程序问题。
如果 51单片机的 P1.0接的是声音芯片,P3.0接的是灯光 声控芯片 是把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个是厂商已经做好的了 当有声音的时候,他就把声音转换为 电信号 P1.0=1;去控制51单片机的时候 51单片机 就会用程序去控制 P3.0 (灯泡) 程序如下:
#include
sbit P3.0=P3^0;
sbit P1.0=P1^0;
int x;
int y;
void delay(int x)
{
for(y=110;y>0;y--);
for(x;x>0;x--);
}
void main()
{ P3.0=0; 这个意思是说当没有声音的时候,
while(1)
{
if(P1.0==1) 如果有声音产生时
{
P3.0=1; 就送一个高电频 让灯发亮
delay(1000); 延时1S ,你可以设 5分钟呀这些的。
P3.0=0; 1S后灯就灭了
}
}
}
如果楼道很多每个楼道的灯不一样 你就要用很多声控芯片, 但是只用一个51单片机(32个IO口) 就可以分别用不同的IO口 控制不同楼道的灯了。
不用51机也行吧,到百度上搜一下,很多的。如果必须要用单片机的话,估计是为了更高的灵敏度吧。下面是我自己想的,不一定对哦。
先用话筒取来外部的信号,这是模拟的,然后送给ADC(0809就行了),变为数字量,送给单片机处理。处理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每当单片机接到一个高数值时,说明外面有声音,那你可以在几秒之后在判断一次ADC送来的数值,如果也很大,那么就是有人来了,开灯同时延时,要是这次ADC送来的值很小,说明刚才可能是外部的干扰
,或是较大噪声之类的,在抗干扰这点上,用单片机比模拟电路就强多了。
这东西为什么非要用51呢???
不是什么东西都要用单片机来实现的啊
电路分为几个部分:
1. 电源:一般采用电容分压后整流滤波、稳压,获得单片机需要的3.3V或者5V电源
2. 声音电路:麦克风--多级LM324放大器交流放大(注意滤除500Hz以下干扰)--用LM324的一个运放做波形整形,然后就可以送给单片机的一个引脚,例如INT0。若使用内部带比较器的51单片机,则电路可以更简单,可以用LM358取代LM324。
3. 光强度检测:用光敏电阻+三极管直流放大,直接驱动单片机的一个引脚即可,注意用一个电位器调节。若采用内部带ADC的51单片机,可以简化电路,只需要光敏电阻与一个固定电阻分压即可
4. 输出控制:一般采用光耦后经过三极管直接驱动双向可控硅即可,注意驱动双向可控硅的电流荛足够大
5. 单片机电路本身:需要采用自带复位、看门狗的51单片机,例如新式的51兼容单片机就具有复位、看门狗、ADC、比较器、EEPROM等等功能,功耗较低,体积较小,价格只有几元钱,否则需要外接一片昂贵的MAX813L芯片,另外设置一个简单LED显示,既可以做一般指示,也可以作为测试指示
6. 电路设计需要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元件尽量少,体积/成本尽可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