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y7mN_PZtI0Ufw1TFJmSCQ
武汉理工大学|组织学2007年.rar|组织学2007.rar|组织学2005.rar|组织学2004.rar|综合英语2005.rar|综合英语2003.rar|综合英语2002.rar|综合(汽车工程学院)2003复试.rar|自然辩证法2009.rar|自然辩证法2007.rar|自然辨证法史2005.rar|自然辨证法史2004.rar|自然辨证法史2002.rar|自动识别技术2007年.rar
武汉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是以非金属矿物加工、深加工与非金属矿物材料研究为重点,始建于1959年。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国家建材局列为部级重点学科,2003年被湖北省教育厅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经过40多年的建设,学院已在国内同行中较有影响,在非金属矿物加工、非金属矿物材料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已为中国非金属矿和建材行业培养了12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为非金属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承担了一批科研项目(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学院拥有一支以余永富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梯队,已成为中国非金属矿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
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近几年学院以“人才强院”的思想为指导,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工作,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学院设有资源工程开发、矿物加工工程与材料、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规划与城乡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l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
学科建设。现有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两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005年学院重点组织了矿物加工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目前已被学校列为重点申报学科之一。“十五”、“211工程”建设学校预验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组织申报矿物资源与矿物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由武汉市科技局审批。武汉市水环境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分中心挂靠学院,为学院今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我国非金属矿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依托,建成以非金属矿资源开发、非金属矿材料的加工与制备、非金属矿物材料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为主的研究平台,形成矿物提纯、深加工、表面改性、矿物材料制品等完整的研究体系,并带动矿物材料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促进资源工程与环境工程学科的交叉,形成学院新的学科增长点。
本科教学。完成环境工程公共平台固体废物处理实验室和地理信息系统新专业建设计划,完成了“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了品牌专业建设规划。出版的新教材有王玉杰主编《爆破安全技术》,陈宝心主编《爆炸动力学基础》,张世雄主编的《固体矿物资源开发工程》是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科研工作。2006年学院科研课题纵向涵盖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和“973”计划、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归国博士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方面课题。获批准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 项、国家“973”子课题2项、湖北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归国博士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学院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授权国家专利4 项、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鉴定1 项。学院科研基地建设工作有较大进展,拥有各类实验室面积约5000 m2,相继与福建南平市科技局、河南漯河市污水净化中心、湖北大冶铁矿、湖南长沙污水处理教育培训中心、湖北宜化集团、中科院武汉水生所等单位联合建立了研究教育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狮南路122号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651861 网址:http://public.whut.edu.cn/zhxy/
负责人:张一敏(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