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认识过程中去看待中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重大矛盾
我们所说的中央集权,就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范围内,这个国家的核心政治权利集中在中央,并且有绝对的能力去管理和控制各级地方机构,使得国家在政策、法律等方面按照中央核心政治的国家要求去行使各自的职责和事务。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地方分权,是指在国家中央政权的授权下,下一级各个级别的地方按照一般国家政权的法律规定所构筑的权利机构,实施着自己所具有的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利。
过去,我们在分析我们国家的政权更迭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从国家政权的政治腐败、阶级矛盾、经济文化等方面去分析的。对于这些,我们应该看到这其中也是有相当道理的,也是有一定的历史事实根据的。但是,就从国家政权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政权发生了重大的更迭,一定是因为构筑这个国家政权的本身存在着自有的问题而发生的。象政治腐败这样的问题,确实是可以引起促使国家政权发生问题,但是类似这样的问题不是最终使得国家灭亡或者更迭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长久的国家过程来说,我个人认为,在历史过程当中,所有的一切国家政权消亡或者更迭,核心问题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国家中央权利的能力已经难以控制整个国家的时候,这个中央政权必然要瓦解或者是被新的中央集权方式所替代。
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对于我们过去历史过程我只是很简要提到一些具体事件,并不细致去说明这个事件的一个过程。
比方说周灭商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确实也存在商纣腐朽残暴的一面,但是从国家政治角度上说,历史上有哪一个最高国家统治者不是残暴的?我们可以看看从康熙到乾隆这个历史过程中,那无数的各种各样的“文字狱”,能说这些也是国家文明的一个举止吗?酒池肉林、烽火戏诸侯这些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只是各自表现的方式及程度不同而已。周文王到周武王最终颠覆商朝,这里就已经显现出地方分权在条件合适的时候,是可以夺得中央政权的。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用仁义道德去描述这个过程,那只能是后来的政权获得者,为了使得自己牟取政治地位的时候有一个国家政权所必须的思想基础而已。
我们再说说秦朝灭亡到西汉政权的建立。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封建集权国家开始,由于在其去世之后国家核心被掌握在一些无德无才的小人手上,国家政权在很端的时间里就被推翻了。现在,我们对于“秦失其鹿”这句话没有好好理解。其实,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开始,到项羽称霸,秦王朝的国家政权虽然推翻了,但是国家的基础管理过程并没有全部丧失,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中。也就是说,秦朝的国家核心被颠覆了,但是秦朝所保留下来的国家政权并没有瓦解。可是,项羽没有看到这种历史现实的情景,采取了一个违背历史现实的举动,那就是分封了各路举兵者,并没有去最现实地接受这个历史已经形成的国家方式。表面上是后来以刘邦为代表的各路分封王侯在争斗,其实就是项羽在绝对获得国家政治地位的武力位置之后,没有顺应历史的要求去走到中央集权的位置上,使得那些拥兵者可以在一个地方分权的方式下挑战项羽的权威。因此,“秦失其鹿”,其实就是这后来的天下,中央集权的这个“鹿”是丢失的,谁最终获得这个,天下就是谁的。刘邦后来虽然取得了中央集权的地位,但是在具体建立中央集权这个过程的时候,又认为秦朝之所以被颠覆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给予同姓分封。所以,在后来自己获得政权之后,一方面是加大力度尽快剥夺各个异性王的政治权利,二是给予自己子孙们以地方分权。可是,随着后来的发展,各同姓王在势力达到有可能颠覆中央权利的时候,也就有了七王反叛朝廷。
类似这样的历史过程,还有晋朝的八王之乱。象唐朝的安史之乱,其实也是属于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之后的必然结果。到了唐朝后期,可以说这种地方分权势力的膨胀,以及中央集权力量的极大降低,就是一个最好的历史事实。
我们还可以从我们民族这一百六十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认识一下。
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期间大约有三个历史重要阶段。一个是鸦片战争,一个是辛亥革命,一个就是人民共和国成立。其中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革命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极其愚昧和较低层次上的。也就是说,中国革命的觉悟者,只是来自于很少的一部分人,而且这种认识是相当浮浅的。在这个时候,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依然是以中央集权为中央力量。当时国家在各个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国家的政权力量构成,没有发生重大的问题。也就是说,腐朽的,不一定就是败落的。第二个就是对于辛亥革命力量的认识过程,我们长久以来一直都认为清朝政权是因为革命党人的革命过程所推翻的。对于这一点,过去我还认为是正确的。可是,现在我个人认为,清朝政府的政权被推翻,革命党人的革命过程,只能是一个导火索,是一种催化剂,而不是清朝政权颠覆的根本因素。清朝中央政权之所以被颠覆,就是因为当时清朝的中央政权,已经丧失了对地方政府的绝对控制力了,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对国家地方政权的国家领导能力。正是由于有这一个重要因素,才使得象袁世凯这样的奸雄得势,同时也使得随后的国家中央集权结构发生了动荡之后,变成了各个军阀的互相争斗,中国处于一个四分五裂的事实状态。而后来孙先生的革命,除了提出建立一个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一个国家统一的要求上去建立起来一个集权的中央政府。因此,今天的人们,应该好好可观上去认识辛亥革命,应该看到一个腐朽的清朝政府被颠覆之后,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完成独立与民主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场所谓的革命的背后,其实就是各个地方分权人物的“独立”的结果,使得了这个两百多年统治的清朝被颠覆了。这就告诉我们,革命的过程并不一定就带来政权的颠覆,而地方分权力量扩大之后,随时可以在一个导火索点燃之后就发生了国家中央政权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