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产: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1]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宣威火腿,云南省著名地方特产之一,因产于宣威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
宣威火腿的历史悠久,最迟始于明代。20世纪初,浦在廷等人集资兴办“宣和火腿公司”,引进机械设备制作火腿罐头,继而“云南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有限公司”成立,其产品于1923年参加广州等地赛会受到各界的好评。孙中山先生为其题词“饮和食德”,从此名声大著,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
还有云南米线,云南鲜花饼,文山三七,龙陵紫皮石斛等;
石家庄特产:
赞皇金丝大枣,别名赞皇长枣、金丝大枣、大蒲红枣。河北省赞皇县原生大枣品种,为该县特产。该品种是中国国内发现的唯一的“自然三倍体”品种。为历代皇家贡枣,果实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百果之首”、“天然维生素之王”。 赞皇大枣 是中国700多个枣品种中唯一的“自然三倍体”品种,果实营养丰富,品质卓越,以个大、核小、皮薄、肉厚、“七个一尺,十个一斤”而著称,被誉为“活维生素丸”、“百果之首”、“天然维生素之王”。赞皇县民间谚语有“一日吃仨枣,百岁不见老”之说。看外形,体硕如卵,紫红发亮,酷似一件精美的艺术珍玩;剥开后,则见肉持肥厚,质地细密、莹如冰雪;吃一口,味道甘甜,鲜美如酪;晒干掰开,尺把长的密丝纤连不断。故也被人们誉为“金丝蜜”。
赵县雪花梨
河北是传统的产梨大省,河北赵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雪花梨之乡”。赵县雪花梨,又名“象牙梨”,因赵县古称赵州,所以赵县雪花梨亦常被称为“赵州雪梨”,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赵县栽培梨的历史悠久,可上溯到2000 多年以前。早在秦汉时代始就被历朝历代选作贡品进贡朝廷。赵县雪花梨的特点是:皮厚果肉偏硬、果肉洁白如玉,似雪如霜,故称其为雪花梨。赵州雪梨果肉细脆而嫩,汁多味甜,有“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说。
还有行唐大枣 ,新乐西瓜 ,晋州鸭梨 ,锅贴饼子等;
邱县特产:
邱县臭豆腐一九五四年臭豆腐传入邱县后,经过进一步加工改良,形成邱县臭豆腐,其产品曾获河北省名优产品,远销晋、鲁、豫及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一直盛产不衰,号称“臭名远扬”。产品属纯天然食品,没有添加任何色素,散发出来的是很自然的臭味。邱县生产的臭豆腐色味优美而闻名全国,是邱县一大特色,凡人们外出走亲访友就会带上一瓶邱县特产——臭豆腐。
还有羊肉卤,邱县粗布,邱城刘四酥鱼,李老太太糖葫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