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夜遗尿发生的形式可分为两类;持续性遗尿和非持续性遗尿。持续性遗尿指出生后即存在尿床并一直延续至4岁以后的若干年,非持续性遗尿指间断至少3个月以上面后再发生的尿床现象,前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后者则受心理、情绪及环境变迁的影响,如突然入托、搬家、转学、家中变故等造成孩子的精神紧张情感危机而出现遗尿。
在尿床的儿童当中,多数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少部分伴随泌尿系统感染,此类患儿白天夜晚都有尿床,突然发生尿床现象并且伴有多饮、多尿、多食、削瘦无力,则必须带至医院进行检查,当孩子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炎、多发性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后,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尿床,此类患儿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原发遗尿儿童中,部分儿童由于从小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戴尿布,夜间抱孩子去厕所排尿不叫醒,甚至有些家长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替他们接尿,造成孩子睡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则积习难改,这些儿童可以通过白天训练憋尿,晚上叫醒排尿的方法治疗,另外部分儿童是由于不恰当的饮水习惯引起的尿床,还有的孩子有吃饭时饭水的习惯,有些家长给孩子增加较多的肉类和鱼类食品,这些高蛋白食品如果较咸的话,就容易引起口渴,使孩子晚饭后大量饮水,夜间尿床,这些儿童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和睡前限水以改善遗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