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我记得北京-3播过。就是用塑料罐做的你可以去查查
很简单,用石灰在墙角撒上一些就可。
最好的方案:讲究卫生!!!
第二方案:借助杀虫剂
第三方案:搬家
用杀虫剂
你养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猫 问题就解决了。
昼伏夜出 --蟑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一天24小时中75%的时间躲藏在阴暗蔽光的场所。黄昏时开始活动,21:00-23:00为活动高峰,清晨4:00左右回窝。人类活动延迟,蟑螂的活动时间也向后推。如餐馆、酒吧等处客人稀少时,蟑螂才开始活动。可谓"人下班,蟑螂上班。"所以人们不大容易发现蟑螂,但只要发现有蟑螂活动,就说明这里已有一窝或一群蟑螂了。
见缝就钻 --在自然界,蟑螂居于生物链中较低的层次。为了生存,它见缝就钻以免被鸟类、食虫目动物等天敌捕食。德国小蠊的成虫甚至可在仅1.6毫米宽的缝隙中栖息。这样,各种缝隙便成了蟑螂栖息、繁衍的场所。 室内蟑螂的主要栖息地有以下几处:
1. 紧贴墙壁安放的各种橱柜与墙壁之间的缝隙。
2. 冰箱底座、电源开关箱、电脑、彩电等仪器、家电内。
3. 厨房操作台周围的边缝、砧板的裂缝等。
4. 排水沟、电线和自来水穿墙孔、破裂后的瓷砖缝。
5. 杂物堆、水池底、衣箱、地毯底。
6. 室内四壁、天花板、地板上各类装饰物缝隙,各类家俱的缝隙。
在灭蟑螂时,一定要见缝施药,灭蟑结束后见缝就堵。
耐饥不耐渴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可以各类食物甚至动物死尸、垃圾、粪便等为食。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为重要,蟑螂耐饥不耐渴,在高温、干燥少雨的季节更是如此,它们在极端情况下会互相残杀以摄取弱者尸体中的水份来维持生存。 灭蟑螂时要封锁水源,将水龙头关死,擦干水迹,在水池、便池、电冰箱底座周围用药笔划痕或布放毒饵以使蟑螂在取水、取食时接触中毒。
繁殖速度快,数量增长迅速 --常见蟑螂都是卵生的,卵产下后被包在卵荚内。每一种蟑螂的雌虫一生所产卵鞘的数量,以及每一鞘内所含卵的数量因种类、温湿度、食料等外界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共同点是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例如德国小蠊一生至少可产4-8个卵荚,每一个卵荚含卵37-44个,每个卵自产下到成熟只须90天左右。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在适宜条件下,五只受精的德国小蠊雌虫一年可繁衍上千万只,繁殖速度惊人。
卵荚不易被发现,目前更无任何药物可以杀灭 --蟑螂产的卵荚内,杀虫剂只能杀死蟑螂成虫和若虫,奈何不了卵鞘中的蟑螂卵。卵鞘常常隐藏在各类家俱缝隙、杂物堆中。防治蟑螂首先必须清除卵荚,然后实施二次打击,才能彻底控制蟑螂危害。
蟑 螂 的 防 治 方 法
蟑螂是骚扰人类与传播疾病的昆虫之一,直接危害人类生活,有害无益,必须坚决消灭。防治蟑螂首先要掌握蟑螂的生态习性与活动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单靠一种方法和一种杀虫剂,达不到杀灭效果,必须从蟑螂的生态和环境的整体出发,根据侵害程度和条件,合理地选用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防治手段,因时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有主有辅协调配合,提高杀虫效果,把蟑螂危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一、环境防治
预防是防治蟑螂的关键,包括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阻止蟑螂从外界侵入房内;搞好环境卫生,限制室内蟑螂孳生和扩散。蟑螂侵入室内主要途径:一是随同食品容器、行李等“乔迁”;二是经门窗、墙壁的缝洞、水电管线、下水道等由户外或邻近的住房潜入室内。蟑螂的成虫、若虫终年都可在室内生活,整个生活史在同一栖居环境内完成,常常是“五代同堂”。这和蚊蝇不同,蚊蝇只是成虫飞入室内侵袭,它们的卵、幼虫和蛹通常在野外的孳生地才能发育生长。显然,尽可能消除蟑螂赖以孳生的室内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它们的生长和发育,无疑是防治害虫的一项根本预防措施。
1、充分发动群众,家家动手,统一行动,全面防治,防止蟑螂漏网。
2、调查蟑螂的主要栖息活动场所,集中力量反复捕杀,务使全歼。
3、根据蟑螂的季节消长,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防治。如在繁殖季节早期(4、5月)突击防治,可控制和大大减少高峰季节的蟑螂密度。冬季蟑螂的成虫、若虫已部分被冻死,如结合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整顿室内卫生,消除残留卵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平时搞好厨房、住室卫生,妥善保藏食品,管好厨房垃圾,堵塞沟缝孔隙。合理使用纱门、纱窗,防止蟑螂由外爬入或随物品带入室内,是控制蟑螂孳生的根本措施。
二、物理防治
根据蟑螂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设计各种简便易行的捕杀器和方法。因为不含化学药物,所以适宜在不便用杀虫药的场所使用。物理方法方便、经济,在蟑螂密度较低的场所应用尤为适合。
1、人工捕杀:白天可以翻箱倒柜,见到就捕杀。夜晚在8点钟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