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为什么会搁浅?单头搁浅一般有这么几种原因:一是由于环境改变;二是它生病或者身体不舒服,或者病死的;三是它给捕鱼的人误伤了,或者被船撞伤、撞死了;四是由于污染;五是被虎鲸咬死或者咬伤。
集体搁浅,首先可能是由鲸类它本身的社会凝聚性造成的,所以当这一群鲸当中有一条鲸,由于上面讲的某一条原因搁浅了,其他的鲸就跟着它一起上去;第二,由鲸类的互助行为造成的,当它同伴生病了,沉下去,它会把它顶起来;第三,有寄生虫病毒普遍地感染,等等。
而
世界上第一个记录鲸鱼搁浅现象的,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直率地告诉人们:“鲸究竟为什么会搁浅?我无法回答这一难题。”古代的著名学者普卢塔赫却把鲸鱼搁浅现象解释为“集体自杀”。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鲸鱼不可能具有人类那样丰富的感情,再说鲸鱼一旦搁浅后,往往显得惊恐,甚至发出悲惨的求救声。
在世界各地的海岸上,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数十条大鲸跃上了海岸,“搁浅”在那里。
很多不同国家的学者都对这一令人费解的自然现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一位荷兰动物家提出了一个此较可信的理论。他收集并研究了世界各地133起鲸大量上岸死亡的事件,大多数情况下,是进入浅水区、上了缓坡、浅滩或浅水海湾的岸坡。这些搁浅的鲸,不仅有习居海水上层的长须鲸、鳁鲸、虎鲸等,而且还有一部分出没于深海区域的座头鲸、抹香鲸和逆戟鲸等,不下20种。
有些科学工作者认为,鲸具有很灵敏的器官和独特的回声测距机能,它们的喷水孔和鼻孔能发射出频率范圈极广的“超声”,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鲸能感知这种回声,并且判断障碍物的距离,好像鲸身上有一种灵敏的声纳似的。鲸就利用这种“声纳”确定运动方向,避免碰撞,以及在运动、觅食时观察某些海洋生物。实验指出:鲸在完全黑暗的海水中或被蒙住了眼睛,仍能回游于曲折错综的障碍之间,甚至能分辨两条大小一致,类别不同的鱼。显然,鲸也利用了声波信号与远处的鲸联系,其中也利用了超声波。
既然它具有如此敏感的定向器官,为什么不能判别方向,以致跃上海岸而搁浅死亡呢?
那位荷兰科学家认为,鲸只向上方及四周发出声波,而声波永远不会指向下方。在浑浊、黑暗的海水中,能见度受到限制,显然,这时鲸为了确定深度,必须把身体翻过来。有时鲸回游于近岸浅水区,只顾觅食,它却“忘记”了使用自己的定向器官,误入浅滩,而深陷砂中,难以自拔,使信号系统的正常机能发生故障。而且,如水位过低,鲸的喷气孔露出水面,它的定向器官就完全丧失机能,随之发生惊慌失措而最后死亡。同时,在水面下向有斜坡的海滩发射声波的时候,接收到的回声往往有较大的误差,甚至有完全接不到的可能。
一些研究鲸的科学家认为,虽然上述的解释比较可信,但是并非无懈可击,因为对鲸的“定向器官”尚待进一步研究。
鲸鱼为什么会搁浅?新闻中经常看到鲸鱼搁浅的报道,作为庞然大物,鲸鱼搁浅的原因是什么?
它想进化成水陆两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