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碑身高37.94米。碑座分为两层,四周环有汉白玉栏杆,四面有台阶与天安门广场地面相通。底层座为海棠形,东西宽为50.44米,南北长61.5米;上层座为方形。承托碑身的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腰部收束,四面嵌有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和两块装饰性浮雕,主题分别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
浮雕高2米,宽2—6.4米,总长40.68米,共雕刻有170多个人物,形象、概括地表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上层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中国人民所喜爱的菊花、百合花、荷花、牡丹等组成的八个花环。碑心是一块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约110吨的巨石,其正面(北面)刻有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心背面(南面)是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身两侧用由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装饰。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心偏南部,北面正对天安门,显得十分雄伟壮观。
老师让我们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
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2)—→ 南(3)—→西
(1839年-1851年)—→(1911年-1925年)—→(1927年-(2)—→北(3)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由历史事件的顺序和方位顺序来写
瞻仰顺序为主,空间顺序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