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禅,当然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把眼睛闭起来,然后观想一尊释迦牟尼佛,观想一尊观音菩萨,修密宗的就去观想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时轮金刚(其实你是观不起来的,一团漆黑),你认为这个就是观禅了?不靠谱,妄念纷飞,不是这样的。
你要具备修观禅,那可是要有条件,要有基础的,你没有基础修不了观禅,修观禅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用比较简洁的方法来说好了,就是你要达到了七清净里面的四种清净才能修观禅,或者说十六阶智里面的前两种阶智――名色分别智、缘摄受智,至少具备两种你才能够修观禅。如果你没有达到四种清净,没有成就前面的两种智慧,你是不能真正修观禅的。
所以修观禅之前至少有四个步骤,我们也具体分解来说好了。
首先是戒清净,你看我们这个二十五种前行方便,第一个就是持戒清净,南传北传都一样,都是如来的法嘛。首先就是要戒清净,居士当然是要受持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法就更殊胜了。
第二步就是要修戒定慧,你要修定,也就是七清净第二种――心清净,至少你要能够成就近行定,不一定入初禅,其实入初禅是有相当高的门槛的,但是由刹那定到近行定是容易成就的。
第三步是要能够见清净。什么是见清净啊?你从凡夫的无明我执里面走出来、跳出来了,你的知见清净了,你由错觉的世界转入到了明觉的世界,由无明系统转入明觉系统了。关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就是初步地破我执,破我执是什么?就是能够辨识名法和色法,怎么去辨识名法和色法?修行方法是什么?就是四界差别观。你修四界差别观,你就能够辨识这个五蕴身的一切名法和色法,这个时候你就能够成就名色分别智,这个就是第三步。
第四个步骤就是度疑清净,那也就是能够辨识缘起法。
你看牛顿晚年一直在研究宇宙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一直想不通,其实万事万物哪里有什么第一因,如果他能够闻到七清净、十六阶智,能够成就名色分别智,就能够成就度疑清净,就能够辨识缘起法。
所以见清净就是能够现量地辨识名法、辨识色法,度疑清净就是能够辨识缘起法,所以还是那三样――辨识名法,辨识色法,辨识缘起法,然后你才能够修观禅,你才能够进入到第五种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这样你的修行就顺易上路了。
所以修观禅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修观禅是有标准的。你至少要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至少也就是在成就见清净的时候你就成就了名色分别智,你在成就度疑清净的时候,你是依靠什么来得到度疑清净呢?你是依靠缘摄受智,缘摄受智就是把三世因果缘起的关系搞清楚,真正现量地证得,现量地看见了,现观啊,这样才是真正地修十二因缘观,才是真正地断愚痴、断我执。不是口头念怎么断人我执、断法我执,这个念上几十年还是不开悟,这可是要具体分解去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