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鸡一只,盐三四汤匙,姜、蒜头各少许。
饭用料:白米、鸡汤和食油适量,盐、香兰叶、蒜头少许。
辣椒酱用料:辣椒、小辣椒、蒜头、葱头、姜、酸柑、鸡汤、盐各适量。
材料处理与烹调:鸡烹调法:一、把鸡洗干净,搽盐搁半小时,之后把盐洗掉,再在鸡腹中塞一汤匙盐,少许姜和蒜头。二、煮沸一锅水,水里放一至二汤匙盐。三、将整只鸡放进煮开的沸水中,用炆火煮10分钟左右,把鸡捞起,滴干水分,再放入沸水中再煮10分钟,把火熄了加盖10分钟捞起,待凉,切块。煮鸡时应不时翻动,以便鸡熟透。
鸡饭煮法:一、把米洗干净,至少搁半小时,饭会比较松软好吃,也比较好煮。二、爆香蒜头,把白米炒一炒。三、把饭倒进锅里,加入适量鸡汤、盐和香兰叶,一起把饭煮熟。
辣椒酱做法:一、把辣椒,小辣椒(视各人喜好而定),去了皮的蒜头、葱头、姜切片,放进石臼里舂烂。二、在舂好的辣椒里放入适量的盐,倒入滚烫的鸡汤,最后淋上适量酸柑汁就大功告成。
诀窍:一、鸡最好重两公斤或以上,这样的鸡才够肥,够油分,煮出来的鸡肉和鸡饭才比较香。二、煮鸡时绝不能用大火,否则皮掉肉硬,破坏“吃相”和口感。三、淋辣椒的鸡汤必须滚烫,把辣椒浇熟味道才好。四、做好的辣椒酱应当天吃完,隔夜的辣椒酱味道会比较逊色
海南鸡饭到底是谁发明的呢?追溯起来,应该归功于新加坡“瑞记”餐厅的老板莫履瑞这个人。莫履瑞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海南岛到新加坡,以卖鸡饭为生,他与一般小贩不同,用双手提着两个竹笼:一个装鸡,一个装饭,圆圆胖胖的饭球颇有特色。如今,东南亚各地都出现海南鸡饭,在国际酒店的咖啡厅或房间服务中,海南鸡饭更和云吞面、印尼炒饭等被列入“亚洲特色”的菜牌中。
但是,现在市面许多食肆中所谓的海南鸡饭,只不过是普通的白斩鸡和白饭,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真正的海南鸡饭,做法并不简单。制作海南鸡饭,要用大量的连皮大蒜和生姜在油中炸一炸,再将一把葱卷起来,以及马来人叫“马兰”的香叶,一起塞进鸡肚子中。
然后再煮一大锅水,水开后加入一匙盐;水再开,再加盐,凭经验决定水的咸度。鸡外皮抹上一层盐,把鸡放入汤中,烫5分钟,捞起,过冷水河,水再开时,再烫一次。要看鸡的大小,来决定烫煮的次数,不能默守陈规。最后把鸡挂起风干。烫过鸡的水表面浮着一层鸡油,用它放入锅中炸香干葱,再把米放入锅中炒一炒,炒过的米放入另一个锅中煮,煮饭的水也是用刚才烫鸡的汤。用一半汤煮饭,另一半留着,加入高丽菜和冬菜一起煮,成为配汤。
用鸡汤煮出来的饭,一粒粒独立成形,还包着一层鸡油,发出光彩,此饭方能称得上正宗。吃时淋上酱油,单单是白饭,不吃鸡肉,已是天下美味,无处觅。偶尔在饭中吃到炸得略焦的干葱粒,更香。
到食肆吃海南鸡,点这道菜一般都是半只鸡或一只鸡,斩件上桌,碟底铺有黄瓜片,有时觉得黄瓜比肉更好吃。
而鸡肉是在什么状况之下最完美的呢?就是,绝对不能全熟。全熟的肉就像是烂布,完全吃不出鸡的香味;要骨头周围的肉略微桃色,鸡的骨髓还是带着血的,才算合格。懂得吃海南鸡的人,最享受那层皮。当今流行所谓的鸡皮不肥不好吃,皮和肉之间有一层喱状的胶汁最上乘。当时不知道什么叫胆固醇,也没有污染,吃鸡的皮,吸鸡骨中的髓,大乐也。
如果嫌肉不够,可多叫一碟鸡杂,里面有鸡心、鸡肝和鸡肾、鸡肠等,蘸着酱油吃,也是极品。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09/06/content_755769.htm
原料
净仔鸡1只,糯米饭100克,鸡肫丶栗子肉丶莲子丶熟虾仁丶火腿各30克,水发香菇丶冬笋各50克,葱节丶姜片各10克,料酒20克,酱油25克,白糖10克,味精2克,湿淀粉15克,高汤100克,猪油60克。
制作
1丶仔鸡在脊背从尾到头剖开,在腿关节处切去鸡脚,从鸡宰处斩断颈骨,鸡头一剖二片,在鸡胸膛内三叉骨处轻斩一刀。割开两面鸡脯肉,抽出脯骨,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火腿丶栗子肉丶鸡肫均切成丁。香菇丶冬笋各取30克切成丁,余下的切成片。莲子用温水泡至回软。
2丶锅内放猪油40克烧热,下入葱节丶姜片爆香,烹入料酒10克,下入莲子丶栗肉丁丶香菇丁丶火腿丁丶鸡肫丁丶冬笋丁炒匀,加入酱油15克,白糖烧至入透味,下入糯米饭炒匀,出锅塞入鸡腹内。
3丶将鸡头丶鸡翅扳到鸡背上,鸡腹朝下放入容器内,入笼用大火蒸至熟透取出。
4丶汤汁滗入锅内,加入高汤,下入香菇片,冬笋片烧开,下入熟虾仁,加入余下的料酒丶酱油,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淋入余下的猪油,出锅浇在盘内鸡上即成
鸡丁…油酥过的花生米…猪肚条…和饭炒了,我们这都这样做的…味道很好…
找了没找到,不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