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战争电影虽然每年都要拍几部,但很少获得观众喜欢。一个是大家对那些战争历史基本都有所熟悉,无非就是国共内战,再就是抗日题材。让人们早已感觉没什么可看的了。而比较吸引人们的历史题材却基本不拍,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拍摄雷同的战争电影,的确难以让观众的胃口打开。
有些导演也试着拍摄过以战争背景为题材的不同类型电影,比如孙红雷的《触不可及》,讲述的是一个地下党员的爱情故事,由于各种原因,终归不能两人在一起,女主角最后被炮弹炸死。这样一部电影虽想从不同角度吸引观众,但故事内容情节实在不咋样,根本打动不了观众。
今年一部《密战》,郭富城主演,饰演一个从延安被排到上海的电台发报员,有点永不消逝的电波味道。但故事构造粗糙,打斗虽略有出彩之初,却依然抵不住细节的失败太多。基本当个不伦不类的武打片一看而过了。
前几年周润发和巩俐的一部《谍海风云》整体觉得比上两部好许多,算是相对成功的。不过始终感觉难以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不是写这篇文字,恐怕早就消失在记忆中了。
看来国产战争片,或战争背景的电影,国内真的很难拍出让大家喜欢的佳作了。上面三部电影虽然另辟蹊径,但效果都不理想。
至于战争大规模的片子,也就是儿时的《血战台儿庄》觉得非常成功,至今记忆犹如昨日。再就是三大战役这三部片子,无论规模,场面都还是很不错的,比较成功。剩余的战争电影觉得徐克的《智取威虎山》还是不错的。
我国战争电影为什么就比不过外国的吸引人呢?可能跟当时军队武器单薄有关,你想想,我们拍出的影片基本都是战士们端着机枪突突突的拼命扫射,抱着炸药包钻到坦克下面拉动导火索,要不就是跳上去,掀开盖子,塞进去。拍来拍去就这几个动作,真的让人们看的都腻了。
狂怒电影
反观外国战争片,有飞机、大炮、坦克、战舰甚至航空母舰,武器花样繁多,这就容易从各个角度去拍摄,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眼球,起到震撼作用。在这点上,外国战争片具备先天的优势。
看大决战影片这气势
虽然从武器装备上,我国拍摄战争片具备劣势,是不是就不可能拍摄出吸引人的场面呢?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虽然我们武器单调,导致拍出来的战斗场面也几乎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进行加工,比如行军,进入阵地,或者溃败这些场景细致拍摄,也会起到吸引眼球效果的。当然有些影片也有这些场面的,只不过没有拍出震撼的感觉。另外我觉得,必须派出军队的灵魂,和我军不屈不挠的内在源泉究竟来自何处才行。否则光以战斗场景吸引人,是不行的。细节上、精神上都得下功夫,才能拍出震撼动人的影片。
最后再说下,为什么国产谍战电影让人看得枯燥无味?总让人觉得无非借了个战争年代背景而已呢?就是拍不出真正的内涵,无惧生死,因何而来?精气魂根本展现不出来,怎能吸引大众呢?无论战争大场面还是谍战都得拍出灵魂才行。细节上再注意点,别轻易漏洞百出,低估观众智商才成。
到底怎么才能使我国战争大片诞生呢?希望大家都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说不定对催生属于我们的真正战争大片会做出贡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