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筷子应该放在碗上,还是放在桌子上?

2025-05-22 20:04: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筷子,古称箸,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进食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以筷子进餐在中国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材质上,筷子多为竹木制成,也有用金、银、铜、铁、象牙等材料的。考古发现最早的铜箸属商代,最早的银箸属隋代。

《礼记·曲礼上》说:“共饭不择手,毋搏饭……饭黍毋以箸。”即吃饭粥不能用箸,应该用匕。

又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即筴,《广雅·释器》:“筴谓之箸。”说眀箸在古代是用来夹取羹汤中的菜食的。

中国至迟在商代中期已较普遍地使用箸了。除主要依据先秦典籍之外,还有自20世纪30年代来,在我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先后出土的商代箸文物。

最典型的出土实物有河南省安阳市股墟侯家庄M005的铜箸和湖南省香炉石遗址的骨箸,约有3300年历史。

从新的资料看,陕西临潼姜寨(6000年~66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7000年)等遗址的出土物,更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时,箸已作为我们祖先的进食用具了。

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与殷墟的文物相呼应,都说明商代已经有了箸,已有铜箸、象箸和骨箸,而使用竹木材料制成的箸当早于商代。

学者们都认为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使用竹木制成的箸。先民们在烧烤动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木棒、枝条或竹枝竹片来放置和翻动,取食时也要借助它们来拨弄挑刺。

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挑取,逐渐学会用两根木棒或竹条来夹取。

在煮粥时用它们来搅动,以免米粒附着陶器底壁而烧焦。在吃粥时也可用它们来拨食。

可以说箸的产生是和用陶器烹煮食物的方法密切相关的。所以它也成了以粒食为主的东亚农耕民族最具特色的进食工具。

约在宋代把箸又称为“筷子”,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筷子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习惯性的礼仪,甚至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一部分。它是中国饮食文明的象征,有较深的文化内涵。

【筷子的规范使用方法】:

取位于筷子头的三分之一,上面的那根筷子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上面那根能活动;下面的筷子要固定(通常用虎口和无名指压住),只动上面的筷子夹食物。

【筷子的使用礼节有哪些呢】?

1、在家中,筷子摆上桌准备吃饭时,长辈没动筷子小孩是不能先动的,这是对长辈的尊敬。在外赴宴时,不应提前于主人动筷子,汤匙亦然。

2、夹菜时不能一个盘子里到处夹,夹起食物之后,不应该再放回盘碟。

3、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在菜盘上来回的转而却又不夹菜。

4、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或用餐时拿筷子指手画脚。

5、在用餐时,不要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也不能将筷子插入一碗米饭中。

6、不与他人的筷子相争。

7、吃饭中不能将筷子颠倒使用,也不能用筷子敲击盘子叮当作响。

8、吃完饭不能将筷子架在碗上,要两根筷子并齐在桌子上放好。

吃完饭后筷子应该放在碗上,还是放在桌子上?所以,吃完饭后筷子还是应该靠在碗边,并齐在桌上放好,不要东一根西一根地乱放,或是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都是不礼貌的。

回答2:

我认为应该放在碗上,因为桌子上有很多的细菌,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很可能会让我们把一些细菌吃到肚子里。

回答3:

应该放在桌子的上面。在吃完以后,我们应该把我们所用的东西进行整理,规矩的,整齐的,干净的。

回答4:

我个人认为应该把筷子放在碗边上,也可以说明你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人,而且也是注意卫生的。

回答5:

前者,这样也是表示出了我们的尊敬,而且这样做也是表示了我们已经吃饱了,不需要再添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