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孩子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2.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在体温39度高烧以后才用退烧药,象泰诺林、安乃静滴液,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哦。无论是否退热,家长应尽可能带孩子去查清发热的原因,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
希望你的孩子快点好起来。
祝愿他哦。
以下是我在网上为你查的资料,你看有用不:
服药——遵照医嘱服药是最重要的。如果是普通的发烧,可以服用退热尽或布洛芬,注意要根据孩子的体重和年龄来决定药量的多少。拿不准,一定要问医生。12岁以下的孩子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降温——幼儿发烧,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毒性反应。首先应该调节居室的温度(一般以20℃左右为宜),保持空气流通,比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避免空气对流直吹患儿。为防止高热引起抽搐或惊厥,在体温超过39℃时,家长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温水浴,温水擦澡,主要在颈、胸、背及四肢等处多擦洗。用35-40%的酒精拭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单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胸部、后颈及腹部。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如发生寒战、神色、呼吸、脉搏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擦浴。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敷头面要注意全身保暖。
饮食——高烧容易引起体内水分迅速流失,从而造成脱水,因此要注意补充水分,给孩子多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例如水、牛奶、米汤、豆汤、鲜果汁、藕粉、鸡蛋羹、面片汤等。茶水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有利尿作用,最好不要给孩子喝。给6个月以下的婴儿单纯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腹泻,要根据医嘱补充一些辅食。补充水分是最重要的,其次还要补充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通常情况下,为孩子准备他想吃的东西,不要强迫孩子大量的吃营养品。因为孩子发烧时会发生营养消耗增加与消化功能减弱的矛盾。如不恰当处理这些矛盾,就会影响疾病的痊愈。如病儿食欲减退,不能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必要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输液。
观察——除照顾孩子吃药、饮食,帮助降温外,家长还要观察一下孩子其它的症状,如是否呕吐、腹泻、咳嗽、气喘等,以便向医生详细介绍病情,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如果经过一番治疗,孩子的状况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24小时内不反复的话,大人则可以去上班了。(无言翻译)
一般孩子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2.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在体温39度高烧以后才用退烧药,象泰诺林、安乃静滴液,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其他药物的使用同样要慎重哦。无论是否退热,家长应尽可能带孩子去查清发热的原因,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
希望你的孩子快点好起来。
接种疫苗后有些宝宝会有烦躁或发热等表现,这是预防接种后的正常反应,一般1-2天后即可缓解,这样也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这期间要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多喝水,并加强观察,经常测体温,如果发现体温>38.5℃,服退热药并看医生。
注射疫苗后可能有发热等全身反应,可观察,增加饮水,物理降温。如体温超39应口服泰诺林,百服咛等退烧药,可就诊,但可能无特殊治疗。
正常反应,38.5一下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较辛苦,或用退热栓,塞肛门的那种,孩子不会不舒服,但是24小时4次左右,栓剂是对孩子最安全的药物,口服药多少会对孩子的胃有刺激!如果到38.5以上可以吃布洛芬混悬液就是恬欠,24小时也不要超过4次,孩子打预防针发烧正常,不要紧张,看情况几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
祝愿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