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称。
包头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带的腹地,位于蒙古高原的南端,华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中部,南濒黄河,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
包头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点发展地区,中国大陆铁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扩展资料
包头风景名胜:
1,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希拉穆仁蒙古语意为“黄河”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俗称“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畔有一座清代喇嘛召庙“普会寺”而得名。
寺院原为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宫,建于乾隆34年(1769年)。寺内二重殿洞,雕梁画栋,颇为壮观。普会寺背后环绕着希拉穆仁河,跨过河上大桥可达阿勒宾包山上观赏草原风光。一望无际的景色,让人如醉如痴。
2,北方兵器城
北方兵器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外侧,是一座以“绿色生态”为原则,以“传播军工文化、体现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特色公园,是中国华北地区第一家以军事为特色的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方兵器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希拉穆仁草原
包头的得名大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809年,萨拉齐厅设置包头镇,这就包头命名的早期记载。
关于包头地名的来源有凡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包头系由“包克图”谐音而来。“包克图”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在古代,包头背后的大青山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鹿群栖息的场所,所以称为有鹿的地方。
《绥远通志稿》则解释包头一名来源于包头河,即蒙语“博托河”的谐音。博托是曲弯之意,今包头东河区东郊有一条从青山麓蜿蜒南流的小河,过去就叫博托河。乾隆年间,汉族农民来此种地建村,就沿用博托一词,取名为包头村。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包头是汉语“泊头”二字的谐音。原先的包头是一个紧靠黄河的水运码头,从甘肃、宁夏、山西来的商船都在这里停泊。1817年前,黄河的河道还在今包头东河火车站北,以后改道南迁至离城15里的南海子,所以泊头一词来源也很早。
蒙语的“包克图”、“博托”和汉语的“泊头”,三个词的音都很接近,因此人们就自然地融合成谐音——包头。
蒙文的音译
“包克图” 在蒙语里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
因为是蒙语的音译,所以也可以翻译成“包格图”“宝格特”等等
传说成吉思汗在这里打猎时候,看到了鹿,于是起了这个名字
“包克图”被慢慢简化成了“包头”
包头,源于蒙古语 “包可图”,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
自建立包头以来,一直叫包头,只不过原来是村,现在已经是大都市了。
蒙语“包克图”汉语意思“有鹿的地方”
是通过蒙语的谐音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