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是错的,在这里R是一个恒定值,不是变量。假如两个灯泡已经选定了,要保证U恒定,那说明是2个灯泡“并联”在一起,在这个电路里,功率大的灯泡电阻小,电流大,焦耳定律I^2*R*T一样成立。。。假如有100个灯泡并联在一起,R都是已经固定的,已知这100个灯泡的功率大小顺序,可以确定电阻值R的大小顺序。并不是说功率变大的同时,R在变小。
焦耳定律提到的是假定若干个灯泡“串联”在一起,电流相等,所以R越大的那个灯泡发热越大。
第一种情况,属于并联
此时,U相等
则,P=U^2/R
而,W=P*t
所以,W=U^2*t/R
所以,R越小,W越大
第二种情况,属于串联
此时,I相等
则,P=I^2*R
而,W=P*t
所以,W=I^2*R*t
所以,R越大,W越大。
对于求功率的公式P=U*I=U^2/R=I^2*R
虽然在理论上推导都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就要看选择哪个更合适。
灯泡发光的原理是,电流流过灯丝,灯丝发热,达到一定温度后,灯丝发光,所以灯泡的P=(U^2)/R,U不变时P越大R越小。根据以上所说的,P就是灯的发热功率,等的发热功率=灯的消耗功率
P=U*U/R
P是功率
U是电压
R是电阻
这个就是电子工程学了,多看一些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