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棒的工作原理

2025-05-20 11:49:0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核燃料棒里面装的是一定浓度的裂变物质,其自然发生裂变的速度即半衰期是由本身的物质属性决定,不可改变,不需要任何外部条件燃料棒内部就已经在不断发生核裂变。多个燃料棒组合成一个堆芯,其中核燃料浓度越大、体积越大,裂变释放出的中子就会激发产生更多的裂变,通过控制棒对中子密度的调节,人类可以控制反应堆的总的裂变速度,使得燃料棒里的物质以某个功率释放出能量。裂变产生的能量被流经燃料棒的一次回路冷却液(如水)吸收,水温升高,再通过热交换加热二次回路中的水,产生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发电

回答2:

核燃料棒,包括锆合金制成的管状包壳,该包壳内部装有核燃料,包壳上有终端密封装置以便将该核燃料密封在该包壳中,这种核燃料棒的特征是:该管状包壳的内表面上镀有占该内表面面积百分之1~40的镍金属或镍基锆合金薄膜,以便为氢化物从核燃料棒的内部迁移提供该薄膜的多处场所。

回答3:

核燃料棒里面装的是一定浓度的裂变物质,其自然发生裂变的速度即半衰期是由本身的物质属性决定,不可改变,不需要任何外部条件燃料棒内部就已经在不断发生核裂变。多个燃料棒组合成一个堆芯,其中核燃料浓度越大、体积越大,裂变释放出的中子就会激发产生更多的裂变,通过控制棒对中子密度的调节,人类可以控制反应堆的总的裂变速度,使得燃料棒里的物质以某个功率释放出能量。

裂变产生的能量被流经燃料棒的一次回路冷却液(如水)吸收,水温升高,再通过热交换加热二次回路中的水,产生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