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基本内容和评价程序

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基本内容和评价程序?
2025-05-23 23:42:5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EPA在1992年对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定义,即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外界生态影响因素和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被认为能够用来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 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两种因素:后果特征以及暴露特征。主要进行三个阶段的风险评价: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生态风险评价过程 美国EPA对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有较成熟的方法和数据库,并且做了大量的生态风险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以下过程:(1)制订计划,根据评价内容的性质、生态现状和环境要求提出评价的目标和评价重点;(2)风险的识别,判断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及其范围;(3)暴露评价和生态影响表征,分析影响因素的特征以及对生态环境中个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4)风险评价结果表征,对评价过程得出结论,作为环保部门或规划部门的参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的依据。

(1)数据评估
.确认有关的潜在化学物质;
.分析相关的场所数据。
(2)暴露评价
·确定危害源及迁移途径;
.确认受潜在影响的人群,并分析受体可能的暴露途径
.建立适合该场地的模型;
·制定暴露力案;
.确认暴露点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计算受体的暴露剂量。
(3)毒理学评价
.收集毒理学资料.包括可能的重要的化学物质的毒理学持性,如急性、亚慢性、慢性。致癌性以及对繁殖的影响等;
.确定适当的毒理学参数(如MDI或BfD或SF)。
(4)风险表征
.估算致癌物的致癌风险性;
.估算非致癌物的危害商值及系统污染物的指数;
.风险结果,包括对水确定性的分析
(5)制定清洁标准
.确定受体的风险“可接受”水平;
.确定污染物的可接受清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