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震分布情况: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较多且强烈的地区。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广东沿海;台湾省的强震密度和平均震级都占全国首位。(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我国主要地震带是分布情况:地震在空间上往往沿着构造活动带呈带状分布,形成地震带。我国境内有许多地震带,东部主要有郯城 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陕西汾渭地震带、燕山 渤海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西部主要有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中部有斜穿大陆腹地的南北地震带。另外还有台湾地震带,属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这条地震带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在形成发震条件中也起一定作用。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从东到西分别为:长乐 诏安断裂带,政和 海丰断裂带、邵武 河源断裂带。沿断裂带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沿长乐 诏安断裂带,曾发生过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强震;沿邵武 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6.0级(1806年)地震、河源6.1级(1962年)地震和寻乌5.8级(1987年)地震,政和 海丰断裂带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强度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