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尚武精神是军队武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对吗

2025-05-24 06:07:1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不对。

民族尚武精神并不是军队武德形成的重要基础。我们平常所说的“武德”是指武者兵戈也,德者仁也。武德的本意是专指以武的行为特征、以仁义为准则的修习武术之人的言行举止操守准则。而民族尚武,不存在仁义之道。

弘扬民族尚武精神并不是把“军事建设列为中心”,而是让人民从意志之中顿发出对军民鱼水情的自然感悟、对军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经济安全等事关国家战争与和平年代核心利益而骄傲,让那些满腹钢铁意志与聪明智慧的普通百姓进入军队接受革命大熔炉新一次洗礼。

扩展资料

人们普遍认为,春秋战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代,整个华夏大地都充满着雄奇壮烈、阳刚向上的社会氛围,充满着争于战功、贵以赴死的勇武和牺牲精神。

《战国策·秦策一》《韩非子·初见秦》等史籍讲到,当时秦国的社会风气就是“贵奋死”,人们面对锋利的刺刀、熊熊的烈火毫不畏惧。年轻人初历世事,一听说敌人来了,便“闻战顿足徒裼”,赤膊冲锋陷阵,绝无生还想法。这是一种勇武精神!

慷慨豪迈的秦人,饮酒时都高唱《无衣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是秦人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摄人心魄的战斗精神!那时,不独秦国,多数诸侯国都洋溢着尚武精神,展示了我们的先人征战沙场的雄心与气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尚武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德

回答2:

早期的军队其实是由不同的民族部落形成的,所以多少会有许多的民族因素包括其中。只是后来军队国家(党派)化以以后,条例上要规范和严格许多。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