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1649—1726),字文开,自号耕烟老人,浙江钱塘人。他的父亲戴苍擅长军械制造,也是当时的著名画家。戴梓自幼聪敏好学,在许多领域里都学有专长。少年戴梓熟悉天文,精通算法,在书法、绘画和音律方面均有涉猎,成为当地有名的艺术家。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造出多种火器,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
公元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耿精忠自福建起兵进犯浙江,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皇帝派遣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梓欣然弃笔从戎,随军出征。他向杰书献上了自己发明的“连珠铳”。“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一次装填之后能贮存弹丸28发。“连珠铳”的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连珠铳”在当时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由于其原理与现代的机关枪类似,也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