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欸乃吧。
此曲乃据唐柳宗元著名七言古诗《渔翁》所作,原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欸乃”一般解作行船橹声或划船之声。也有观点认为《欸乃》是表现船夫拉纤的劳动的音乐作品,读音应为“ǎo ǎi(袄霭)”。(案,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元次山集《欸乃曲》注云:‘欸,音袄;乃,音霭,棹舡之声。’”)曲中有拉船的劳动号子音调多次出现,并一次比一次激动。整个音乐忧郁不平,是很有形象很有深度的重要琴曲。在古曲中,这样直接、具体地表现劳动的作品,是罕见的”(见李祥霆《略谈古琴音乐艺术》[2])。目前琴界的现状是两种读音共存。在乐曲中欸乃声以不同形式先后出现,巧妙地表达了一种静中有动的意境,赞颂了大自然秀丽的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情绪。
《极乐吟》亦称《渔歌调》,是一首琴歌小品。歌词是柳宗元的《渔翁》一诗。柳宗元这首《渔翁》诗写得很好,而这首极乐吟也写的尤其出色,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是一首难得的精致小品,表达了一种放歌湖上、一任烟波的逍遥自在,意味隽永、超然尘外。
《梅庵琴谱》:本曲寥寥数句,而音节刚劲,风格甚高,恰如子厚文气,峰回路转,别有天地。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