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微生物燃料电池与微生物电解池主要区别是:
1.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阳极室厌氧环境下,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依靠合适的电子传递介体在生物组分和阳极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并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形成电流,而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传递到阴极,氧化剂
(一般为氧气)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质子结合成水。
2.微生物电解池,利用微生物作为反应主体,在阴阳极间施加电流,产生氢气或者甲烷的一种电解池。微生物电解池由池体、阳极、阴极、外电路及电源组成。在阳极上有一层由产电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这些微生物靠吃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生。微生物电解池中的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电子从细胞内转移到了细胞外的阳极,然后通过外电路在电源提供的电势差作用下到达阴极。在阴极,电子和质子结合就产生了氢气。
一般来说,燃料电池都需要对生物燃料分子进行分解和重建,这个过程会释放出电子,电子
聚集在一起形成电流。利用生物质能的装置。可分为间接型燃料电池和直接型燃料电池。
在间接型燃料电池中,由水的厌氧酵解或光解作用产生氢等电活性成分,然后在通常的
氢-氧燃料电池的阳极上被氧化。
在直接型燃料电池中,有一种氧化还原蛋白质作为
电子由基质直接转移到电极的中间物。如利用N,N,N',N'-四甲基-P-苯氨基二胺作为
介质,由甲醇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所催化的甲醇的完全氧化作用,可用来产生电流。
生物燃料电池尚处于试验阶段,已可提供稳定的电流,但工业化应用尚未成熟。